好几天没出去锻炼了。
有天气原因,这几天早晨不是雾霾笼罩,就是雨雪飘飘。更因为心情,这几天,我省疫情版图由原来的绿色环保的美丽天鹅变成了一只红彤彤的烤鹅。
小城几天时间就出现3例确诊病例。身处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氛当中,我的恐慌情绪就可想而知了。
早晨醒来,在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窗前,撩开窗帘,只见太阳光芒万丈,街道上仅有几个穿着橙色服装的环卫工人在打扫大街。人类活动减少,大街也没有那么脏了。
太阳出来了,乌云一定会被驱散的。
这些年我总结了,心情不好时,必须找事做,忙碌起来,烦恼就被忽略了。
找事做,我们当老师的,备课做题当是首选。
打印出一套明天要讲的试卷。浏览一遍。目之所及,一篇文章的题目映入眼帘,我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
《藏在木桩中的椅子》
①那天,我正看一个挑战类的电视节目。当一个叫卡尔布的德国人登场的时候,我丢掉了手里的家务。
②那是个大块头的家伙,拎着一把红色的电锯,慢吞吞地出场了。他要表演的是,用不超过l50秒钟的时间,将一截木桩制作成一个可以承受他自身重量的小椅子。
③木桩是普通的木桩,跟扔在我家后院的一截木桩没啥两样。
④我看见卡尔布将木桩竖了起来,然后朝主持人晃了一下电锯,示意准备好了。于是,计时开始。
⑤ 卡尔布娴熟地使用着电锯。笨重的身体一点也不妨碍他灵活的手。电锯与木桩亲密接触,嗡嗡的响声中,被淘汰的边角料一块块应声坠地。一时问,我根本看不出卡尔布究竟是在做椅子的哪一部分,只看到屏幕左下角的电子计时嚣在不停地跳字。两个主持人忘记了解说,只管前倾了身子、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看卡尔布的精彩表演。到了后来,连边角料都看不到掉下来了。卡尔布的电锯用他自己才能听懂的语言说着轻重深浅。在我眼中,卡尔布不像是在做木匠活,倒像是在进行一场“行为艺术秀”。
⑥观众一片欢呼!卡尔布从木桩的顶端拿出了一个精致的小椅子——用时仅仅95秒钟!
⑦卡尔布得意地将那个靠背上带有镂空花饰的小椅子放在地上,然后,单脚悬空站了上去。演播大厅又是一片欢呼。
⑧我多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速你椅子啊!我设想着如果把它稍稍打磨一下,刷上清漆,上面再安放一个花儿一样的孩童,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⑨ 不由想到我圆宋代那个画竹高手文与可,他画竹的秘诀是,先让竹子在胸中长出个样儿来。再按那胸中的样儿将竹子搬到纸上。我想,对卡尔布而言,又何尝不是先在胸中制成了一把现成的椅子呢?那个小椅子原本就是藏在木桩里了,卡尔布只是花费了95秒钟的时间,将它从木桩中“找”了出来。
⑩在尘世间,“创造”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颖慧的心,灵巧的手,常能对凡庸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没看卡尔布表演前,我只会将我家后院的木桩叫做木桩它们呆头呆脑,只不过是木头一截、一截木头;看了卡尔布表演之后,我看那些木桩时的眼神倏地变了!我设想那庸常的木桩里面正藏着一批精美的迷你椅子,只待一把富有灵性的电锯一声轻唤,它们即会列队翩然而出!
其实,又何止是木桩呢?被我们凡庸的眼与心怠慢了的事物尚有很多很多吧?山水里藏着画意,四季里藏着诗情,有谁,愿意带着激情将这旷古的画意与诗情从混沌的背景中解救出来。让它们以一种无比美好的姿态,恒久地存活于喧闹人间!
读完之后,我梳理了一下文章的脉络。
文章作者先叙述了卡尔布在电视节目中表演了一个绝活,用95秒钟的时间,将一截木桩制作成一个可以承受他自身重量的小椅子。真是太了不起了。
接着作者由这个故事联想到宋代画竹高手文与可的故事,文与可的故事后来演变成胸有成竹成语。作者用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目的是让读者更容易明白卡尔布获得成功的原因。
作者在文中写道:我多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速你椅子啊!我设想着如果把它稍稍打磨一下,刷上清漆,上面再安放一个花儿一样的孩童,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作者之所以那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迷你椅子,究其根本原因是作者总结的“创造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颖慧的心,灵巧的手,常能对凡俗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
读完这篇文章,我从中获得的启示是就像大雕塑家罗丹说的那样: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因我们的熟视无睹而变得平庸。我们若能时时以新鲜的目光和灵动的心去看待平凡的生活,勤于实践,勇于创造,生活就会充满诗情与画意。
如果我们在做每一件事之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先用心观察、研究,考虑成熟之后再实施,成功的几率就更大,也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我们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其实,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用智慧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在每一节课前都要备好课,做好准备。就拿一节语文课来说吧。
首先要设计一个既有趣又有内涵的导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再研究一个切实可行的传授知识的方案,把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最后的总结不但要把整节课的知识点精准地概括出来,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的主要内容,还要适当留白,给学生以遐想和发挥的空间。
只有用颖慧的心,灵巧的手课前做好准备,一节课才能成竹在胸,课上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学会用颖慧的心,灵巧的手,对凡庸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那么,你离成功还会远吗?
原来文字真的可以治愈心灵,此时心头的阴霾似乎不那么浓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