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想法
【54:理由】为什么对方说的理由,可能不是真正原因?

【54:理由】为什么对方说的理由,可能不是真正原因?

作者: 精读君通识词典 | 来源:发表于2023-10-06 10:54 被阅读0次

为什么对方说的理由,可能不是真正原因?

理由是支持结论的证据和观点。判断一个结论是否可信,理由不可或缺。

如果对方只给结论不给理由,我们就可以忽略这个结论。不过即便对方给出理由,结论也未必可信,我们需要判断理由是否准确、适当和全面

我们来看一个表述:最近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吸烟可以抵抗流感。研究人员分析了525个烟民,结果发现,67%烟民在过去三年里从来没有得过一次流感。他们推测说,香烟燃烧时产生的尼古丁,杀死了感冒病毒,让它无法传播并引发疾病。

这个表述乍一看有些道理,有数据、有分析,理由似乎可以接受。不过且慢,即便数据是准确的,我们也要追问一句:有没有替代原因?

因为世界很复杂,往往是多因多果,一个现象后面,往往不是只有一个原因;甚至于截然相反的两个原因,也可以解释同一个现象。

结论提供者会给出他们倾向和喜欢的理由,但这些理由未必是准确的理由,或者即便准确,也不够全面。

在这个表述中,67%烟民在过去三年里从来没有得过一次流感,这个现象至少可能有四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甲是乙的一个原因。就像表述中说的,吸烟确实能杀死感冒病毒。

第二种解释是,乙是甲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从来不得流感的人,更有可能吸烟。

第三种解释是,甲和乙有关系,是因为丙。可能是吸烟后为了去除烟味会洗手,能阻碍流感病毒传播。

第四种解释是,甲和乙相互影响。可能是不经常得流感的人有吸烟倾向,吸烟也可能影响一些潜在疾病。

诸如此类,一个批判性思考者分析一个现象时,会尽可能找到所有可能理由。他们会持续自我提问:我能不能找到其它理由来解释这个结论?

找到足够多理由后,批判性思考者会综合比较这些理由,看看哪些理由更合理、更可信,最后通过实践来验证。

相反,一个容易陷入偏见的人,不会在寻找理由上花足够工夫;只要找到一个理由,就信以为真,马上得出结论。

花必要时间尽可能找全理由,会让一个人变得更理智和谦逊,也就更有条件优质决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4:理由】为什么对方说的理由,可能不是真正原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bp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