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爱哭鬼小隼》,是很容易阅读的一本书,很快看完了。看完后,甚至不觉得文笔有多好,故事有多精彩;可是,连贯着看下来,心里是温暖的,气息是流畅的,身体是舒适的。
这本书是著名心理学大家河合隼雄的遗作,全书没有心理学名词,就我阅读后的身体感受,应该是作者将所知晓的心理学溶解在回忆中,溶解在对生活的理解中,溶解在写作的过程中了吧。
大概,这就是一本返朴归真的书~
当理论溶解于生活,才是理论的真实本意吧。
理论,本来是智者从生活中观察到,提取出来,用来帮助那些还没来得及看明白、看清楚的人,是要在生活中还原的。就像味精从谷物中提取出来,食用时添加溶解在食物中,才有其价值。
可怜,我们读了一二十年无聊的书,看到新奇的、心神为之一亮的、相异于之前所学的,便如同格言一样膜拜珍藏,我们忘了那些话的来处,和它们的初衷。
小隼妈妈的那句话——“小隼,真正悲伤的时候,男孩子也可以哭的呀!”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句话,是母爱、是学识、是接纳、是尊重、是传承,是整本书的精华。
了不起的,不只是说的话,更是说话时的态度、语气和身体语言。得到接纳的小隼再也忍不住了,眼泪止不住地流,还把脸埋进妈妈又温暖又柔软的膝头哭泣。
面对哭,先是小隼妈妈接纳了相关的、同样会哭的自己,深深认同哭对于任何性别、任何年龄的人而言,都是正常的,才可以这般平和自然地说出这句话。
在我小学的记忆中,有个女生,剪着男孩一样的短发,也爱哭。很多时候并不是同学欺负,而是常常红着眼圈到校,想来多是父母不和,或者父母责骂,头发像屋檐一样翘着,又招同学嘲笑,家里哭完,忍不住只好在学校继续哭,也落下了一个爱哭鬼的名号。
爱哭的人,多数是敏感的人;同样是爱哭鬼,命运却大不同。
小隼是幸运的,不仅有妈妈及时的觉察,第一时间的接纳,甚至风轻云淡地帮助小隼回溯,找到早年的原因——是因为弟弟的夭折,妈妈伤心,小隼总是陪伴在妈妈身边,和妈妈一起哭泣,模仿着妈妈唱安魂歌,给了妈妈莫大的慰藉。
人都有归因的需要。
这样爱哭的由来,是对妈妈的爱,对弟弟的爱,因为爱,所以爱哭,真的不丢脸。得到了接纳和归因的小隼变得有力量了,觉得就算是爱哭鬼也无所谓了,甚至觉得反倒是哭的孩子更了不起。
先觉察,再接纳,然后归因。
小隼的妈妈是有大智慧的人,有了妈妈对小隼情绪的接纳,才有了河合隼雄对人性的洞察,才有心理大师的长成。
理论源于生活,如果有智慧,像小隼妈妈一样去接纳,事情来了,接住,轻轻拨动一下,而不是一定要改变什么,扭转什么,生活自然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智慧不足,那就要多学习理论,用理论指导生活,并借助练习溶解在生活中。你可以用搅拌的方式加速溶解——多练习;加温的方式加速——任何形式的思考;加触媒的方式加速——阅读、加入讨论。真的,通过练习,你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理论的来处,更深地感知到理论的好处,更多地体验到生活的轻松。
理论不单是思想,理论中最有力量的是行动;是知道了,然后去做。
最近一周,女儿学校适逢检查值周,早上六点多到校,五点多起床,为了保证睡眠,我希望全家都能够早点睡。第一天晚上,老公八点多回家,还未用餐。好在,还有多余饭菜,蒸锅里热一下,也方便的。
菜在加热,我和女儿在泡脚,老公却没有动静了。多半在看手机。已经快九点了,我开始着急。想提醒老公,话刚想出口,又想了一下,改口对老公说——蒸锅我刚用过,水是热的。老公拿着手机,过来问——你刚才在说什么?我复述了一遍。他哦了一声,马上明白了,回去做该做的事。
之前,我会直接喊——老公!锅里的菜应该热好啦,你赶紧吃了吧~
这两句话区别在哪里?
第一句,我预设了他不关心并处于忽视中,直接用下判断的方式告诉他,只是省略掉了——你应该知道的,还要我来告诉你——里面有微妙的指责。第二句,只是说出他之前并不知道的事实——水原本是热的,相信他能够推理出热水热菜的大概时间。
区别是我没有责怪的情绪,没有评判,只是善意的提醒,也不决定他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这是我在生活中练习的一个小片段。
当理论通过反复的练习,被吸收、内化,变成了自己的真实的一部分,才可能随时随地自然的反应、自然的说、自然地做。
细看全书,又有多少理论,变成了细节,溶解在生活中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