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797185/20048ba605ee568e.jpg)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习惯上的自我管理,人们常常觉得自己“不够好”,希望某种程度的进步。这种时候,我们普遍认为关键因素是“努力”,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往往难以坚持。此部分的几个定律,或许能帮我们发现单纯地“努力”未能考虑到的规律。
1 叶克斯道森定律,由心理学家叶克斯和道森发现,可以简单表述为“适度的压力带来动力,过度的压力降低动力”。这里的压力其实表示心理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并完全与平时所说的“压力”对等,也与事情的紧迫程度、难度、重要性或是刺激程度相关。
我们生活中也会有体验,感觉太过简单的事情无聊,提不起兴趣,有时做起来就拖拖拉拉,也没有成就感,最后也无法做的完美。而有些难,但又感觉能够完成的事情,会带来兴奋感,有参与的积极性,完成后也能感受到进步。也就是俗话说的“踮踮脚就能达到的目标”。但是如果事情太多太难,也会让人觉得恐惧畏缩,本能地无限拖延。
可见,遇到太难,压力太大的事情,如果能拆解成许多不太难的小目标,或许能缓解畏惧的情绪。这种拆解一方面确实能在一团乱麻中缕出头绪,但更重要的是,它是对心灵的一种解压。有动力的心灵与没有动力的心灵的能力差距,是不应该忽视的。
2 21天习惯。这一条比较为人熟知,任何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新习惯会让人感觉痛苦和不适,而之后便觉得自然且轻松了。当然21天的期限说得有些绝对,习惯也有复杂和简单,难改与易改的区别。21天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或许没问题,但要21天养成“每天读一本书”的习惯,或许对一般人而言就不现实了。
不过,至少我们应该意识到,有些改变,一开始看起来很难,但是习惯了就自然了。我们如果观察社会上各行各业人的生活,有些人需要凌晨就开始工作,而有些人需要精力长时间集中,有些人的工作枯燥到难以想象,而有些人似乎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体力付出。这在外行人看来似乎三天都坚持不了的事情,有些人却可以做三十年还可以忍受,其实就是因为“习惯成自然”,习惯养成之后就不会觉得不可思议了。
而21天,或许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期限。如果21天之后,还是觉得做起来难受的习惯,可能暂时就是不适合自己的,可以降低难度,或者干脆放弃。人们知道要进步,总要对自己“狠一点”,但是太狠了又觉得不值。从这一条规则上来看,我们可以选择对自己狠21天,到时候如果还觉得不值,再放弃也不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