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静播频道看到《卖米》一位北大才女离世前的经典之作。
“北大才女、离世、经典“这几个词句吸引着我来聆听这部作品,品读这部作品。
我在院子里带着耳机离聆听,朗诵者首先介绍了作者。
《卖米》作者飞花,原名张培祥,北大才女,1979年生于湖南醴陵一个山区农户,自小于贫寒中刻苦学习,1997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2001年攻读法学硕士,2003年非典期间患白血病,三个月后,年仅24岁的张培祥去世,北京大学在八宝山为这位历经磨难的才女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主持人撒贝宁介绍其生平时,“全场恸哭失声”。张培祥生前曾有翻译和编写作品出版,并有小说、散文发表。文中描述场景皆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24岁多好的年龄,竟然因病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我心中不免为作者感到遗憾,接着就想听听到底写的什么故事能成为经典呢。
作品记录了作者和母亲一天卖米的经历。母女俩,天刚蒙蒙亮就开始为卖米做准备,卖米的钱是为了给父亲治病,两人称完米一共150斤,担到场上等城里收米的人,先后来了3个收米的贩子,从1.5元到1.8元,都不能让母亲满意,母亲的意思是米好一定要卖个好价钱,这也是出门时父亲的叮嘱。作者写母亲与米贩子讨论价格过程中的细节描写,和最终没有卖出一粒米,有和母亲担着米,回家的过程,语言朴素而真实,令人心酸。
生活的真相往往沉重,没钱的日子何其辛苦。文章也透露了温暖,尤其是孩子心疼父母的心理活动,还有极为节省的母亲给孩子递去买冰棍的两毛钱,这些细节都深深的打动着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