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每天我们都在接触各种碎片化的信息。然而有一类文章我们每天或多或少的阅读着,甚至有时候我们偏向于阅读这类文章,我将它称之为——心灵鸡汤。
我就是从小就喝着各种鸡汤成长过来的。小学里,我最爱看的书是智慧背囊。中学里,我每天背着那本厚厚的人性的弱点与人性的缺点。高中里记叙文写不好,只能写议论文,每天沉浸在各种名人的励志故事里,写出来的议论文清一色的——提出道理——举两个名人故事——总结道理。
然而现在我并不是要抨击这种鸡汤教育,相反我们的确汲取着这些鸡汤营养茁壮成长的。
A:爸,为什么你总要我考第一?我觉得我成绩在班级前几已经很满足了。
B:你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什么吗?
A:珠穆朗玛峰。
B:那你知道世界第二大高峰么?
A:……
B:所以这就是你要考第一的原因。
我们需要鸡汤,因为面对无处不在的压力,偶尔也需要这种激励味十足的“语言艺术治疗”。不过,有些时候鸡汤放在不同的情景就成了精神鸦片。
A:老大,我觉得这样干行不通啊!别人都当我是骗子啊!(某传销组织)
B:你知道马云当时提出B2C的时候别人怎么看他么?当面就说他是骗子,然而现在他有亿万身家。
A:……
B:干活去吧。
A:是。
尽管我举了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这种情况在职场上都能看到类似的情景。你和老板谈加薪,老板和你画大饼,各种成功名人的鸡汤在这里都化身为精神鸦片,你沉浸在各种虚拟梦幻的未来上,却干的最苦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薪水。你和老板谈理想,老板和你谈现状,各种理想主义妥协现实的名人案例又拿出来成为一锅锅精神鸦片,你沉浸在这些迷雾里面以为这就是现实。
因此,大多数时候鸡汤只能作为心理慰藉,并不具有指导意义,甚至有时还会蒙蔽双眼。当你拧螺丝的时候鸡汤只会告诉你,好好努力,慢慢拧,总会拧进去的,却没告诉你拧螺丝的方向反了。
为了防止鸡汤成为精神鸦片,我只给一个建议:少看鸡汤,少听鸡汤,少学鸡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