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按说没资格谈,境界不到谈身外之物,不是笑话吗?谈钱也不行,没有经历过极端贫穷和富有,怎么谈钱?那就只能谈谈我与它们的关系。
常常会在无奈的情形下,失去某些看起来比较珍惜或贵重的东西时,这句安慰自己或者他人的话:身外之物,不必在意。
什么是身外之物?你能给出定义吗?你遇到过身外之物吗?你真正面临过对身外之物的取舍吗?
通常把钱财和名利称为身外之物,这些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无论你曾经拥有多少,终究都要归零。
哪些对我来说是身外之物呢?似乎现在只需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其他的什么都不缺。人们可能趋之如鹜的金钱、大房子、靓车,大餐,已经没有诱惑力和吸引力。但能说这些是身外之物吗?
显然不能,仍然感到没有置之度外,每天依然在记账,时时打开股票软件,也忘不了币圈的行情,金价和外汇的波动也同样吸引注意力。
知道现在缺的是对自己的认识和控制,缺的是一门很深的技能,缺的是信仰,缺的是有一个把自己交出去的对象。
年轻时,要求自己努力奋斗,拼命地赚钱,事业有成,想尽办法地升职,能力不够就学习、模仿,人脉不够就组饭局、钻圈子,一切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无论是炫耀还是拥有,无论是攀比还是享受,都是在擢取,往里拿:往家里里拿,往银行卡里拿,往身上拿,往能显摆自己的家人或朋友拿。
几十年的这种始终如一的模式,以为在成功的路上不断前行,东西也越拿越多,房子变大,车越变越靓,存款数字大,衣柜里的衣服堆不下,几辈子都穿不坏,每年初说今年不买新衣服了,可是每年仍然不少买。
有一天突然地发现,这些孜孜以求的东西无感了呢?似乎再好的物质世界已经没有吸引力,变得可有可无,有些茫然,闷闷不乐,然而这种玩法还在继续,依然是重蹈覆辙,更加没有节制。据说有一部分抑郁症就是从这里发生的。
想起93年刚下海的时候,正遇到政府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经济萧条,当时身无分文的
我面临工作无着落,没有经济来源的窘境,内心的惶恐和不安让自己焦虑和慌乱,时有铤而走险的念头在脑袋里转悠,那时间的内心状况刻骨铭心,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第一次一个人辞去公职到南方下海打工,才真正体验到钱是何等的重要,没有钱寸步难行,没有钱无颜回家见人。
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环境压力使人变形,使人恐惧,心理扭曲,可能会把人变成几百万年前的样子,原始、简单、粗暴,极易攻击也极易受攻击,崩溃时刻就在边缘。
随后的十几、二十年里,经济情况一天天变好,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但下海前两年的经济阴影始终存在,对钱的担心总是大大超过实际需求,比如买房从不按揭,怕万一失业付不起按揭款,或者从不借钱,对别人借的钱记得很清楚,各项算账都很细致,投资从不allin,这些习惯在经济上升期是很不划算的,很难迅速扩张的,这些在下海初期遇到的困难印迹,与我的父辈们在刚刚参加工作时就遇到三年灾害中受的饥饿煎熬类似,造成他们一辈子省吃俭用,不敢铺张,不敢浪费,更不用说寅吃卯粮了。
都说财富是副产品,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富豪,一开始就想发财最后赚大钱的,都是通过做成某类事情从而实现财富积累的。
有人说,钱是人类最好的发明。钱把几乎所有的价值进行了量化,使得世界上很多不同类的事情可以发生关系,进行比较或衡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此看重钱本身,尽管它是没有意义的。
世界上一切的成果都是有价值的,也都是可以用钱来衡量的,这样,人以及人所做的一切都可以用钱来度量。因此追求钱,钱越多越好是大多数人不二的目标。
有一个体验,每当我只想到钱而没有想到事时,就不是很平静,反而焦虑,即使钱本身没有一点让我焦虑,但就是失去安定。当我认真专心做一件事情时,即使这件事体现不了多少钱的价值,但我依然很开心,很满足。
常说挣小钱很快乐,说是因为挣的钱能看得见,但我理解是,挣小钱快乐的真正原因是,挣小钱的事不敢大意,必须很认真的,精打细算,全心投入。不像挣大钱,往往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一个人就能控制住,需要配合与协作,更要看运气。
人在当今社会上混,没有钱是不行的,多少钱算够也是没底的。
要处理好与钱的关系,你不能被它束缚,为它焦虑,为它铤而走险,为它丧失原则和底线,为它变得贪婪和无情。因为你迟早要与它离别的,而且是永别。我们只能感谢它给我们带来的需要和方便,它让我们享受美食和爱情,天伦之乐,让我们做想做的事。这时的它是伟大的,可爱的,温馨的。
钱是一切,钱是一切身外之物的化身,钱是所有的爱恨情仇。
追求它,爱它,拥有它,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被它抛弃,它跑的无踪无影,永远靠不近它,为它着迷,为它焦虑,为它不顾后果,为它变形,恨它,怨它,诅咒它。
这是一个走不出的闭环,一个循环往复的死胡同。
真正有意义的也许是它的平行世界,必须跨越过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救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