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吕洞宾
成婚以后,生活如流水般波澜不惊,一天天在带娃、与妻嬉戏中不知不觉过去,每日并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只是看到孩子憨憨的笑脸,妻子调皮的微笑和自信的补刀,有时也会想这就是小小人生能够握住的小小的确定的幸福吧。静水深流,似乎可以形容我目前的生活状态。只是有时,我也想推开这一派人世琐事中的恬静与甜蜜,去我的书房里偃仰啸歌,去找回一颗灵魂来到这个世界的初衷。
生命的热情常常被尘封在俗世的生活中,一回首仿佛已别多年。然而一个契机,一种强如风暴的震撼,常常会摇醒我们的生命之树。那片片思维之花因此翩然落下,守护这片她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个契机就是昨夜的读书会。
看着书友在台上用心理学解析毛姆的“天道”三部曲(《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刀锋》),自信而优雅,然而语言透露出一股“拔剑四顾心茫然”的锐气,能“挫其锐,解其纷”,使我的灵魂“溯洄”而游,想起了我人生当中证悟天道的旅程。
那时候我还特别小,可能只有小学的时候吧,就对死亡感到一种特别的恐惧。睡梦中常常害怕自己会被带走,再也醒不过来了。那时候我希望没有死亡,因为我见到了亲人的死亡,我知道自己也会死去,我多希望人死后还能以一个精灵的样子存在着,静静地观察、思想这个世界就好了。这个愿望一直在我心里存在了很久。后来我们接受的教育泯灭了我的这种愿望,我渐渐走向了探索科学的道路,心里渐渐也淡忘了这个问题,但每当焦虑的时候,总会想到死亡。
尤其当我有一阵子病痛苦闷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夜里听到了福音广播电台, 那温柔、宏阔的声音一下吸引了我,成了我夜夜安眠的神器。我因为这种甜蜜的体验而心悦诚服,然而事后又感到将信将疑。
随着时光的流逝,尤其因为个人的经历,我时时想在这个世界寻找一种解脱之道,类似佛家所说的,证悟之后看“五蕴皆空”,一切烦恼都不足在意,我想要的,正是这种彻底摆脱烦恼,使自己变得通达的道理。为此我徘徊于各类经典之中。我走过前人所走的路,我试着去理解他们从当时的条件下提出的开悟的道理,儒释道甚至西方的沉思录、印度的薄伽梵歌我都读过,为其中的智慧深深叹服。然而掩卷回到现实生活中,又是一片狼藉。
我有一个特别令人痛苦的原生家庭,有一位家长脾气特别暴躁,动辄成怒,怒辄必动手,从小我们兄弟都活在这种阴影下,即使取得一些好成绩也依然感到自卑。直到我们长大,这位家长也没有停止对我们生活的控制。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形成了一种特别格格不入,想要超离这个世界的性格。但每次无论我运用何种道理,总是无法真正在生活中与这位家长达成和解,有时候我会感到自己心里也有一个魔。
重要的是我人生真正感兴趣的事,我真正想要做的事啊。有一阵子我特别迷茫,读书恐怕也只是为了逃避生活。我常常读书如饮酒,直至深夜,让思绪疲倦方休。又常记“哀莫过于心死”,对很多生活的凡俗之乐提不起兴趣。
在幽幽暗暗的探索中,我曾经读过好几本佛经,想确认其中是否真正有让人解脱的智慧。佛经并不好读,我费了好大力气,才基本理解其中的意思,我也非常佩服鸠摩罗什的翻译。但是,佛教的基本是世界观是空无的,它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我们的分别心起有的,泯灭分别心则能达到彻悟。然而我所感到的这个世界因为多元而美丽,而且它的美丽早在我们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因此我真无法放弃分别心,佛教的路故而走不通了。
继而是道教的路。其实我不可能去走成仙的路,秦皇汉武,多少人追求长生不老,结果也还是失败了。我读过《黄帝内经》,我相信身体的潜能可以被激发出来,人可以长寿,但不可能长生不老。“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乎?”所以我所谓道教主要是花在庄子身上,我欣赏的是庄子的逍遥精神,一种反文明的气质,“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认为文明的存在束缚甚至扭曲了人的本性,这是人类不快乐的原因。我很喜欢自然,因此特别欣赏庄子的观点,也曾经为此写过几篇反文明的文字,主张就是人类尽可能回归简单的生活,这些话尤其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特别适用。但我也意识到,现代文明虽然有很多问题,但主体还是符合人性发展的方向,因此能够不断成长下去。而且尽管我抱着回归原始社会的黄金时代的想法,类似古代的柏拉图,但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已经证明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至少个人生活在什么时代不是个人可以选择或者改变的。因此对于这条路我只能心向往之,仍然要回归滚滚红尘中打滚。
儒家的道路比较积极入世,能够造就对社会的有用之材。然而缺点就是按照社会的标准去约束自己,从而变得违背本心。没有违背本心而实现儒家教义的人,如海瑞,又与世格格不入。反面就是容易导致伪君子。这种伪君子如今也很多,人前唱高调,喊口号,人后无所不用其极。然而我欣赏真儒士如孟子、范仲淹、辛弃疾,有一种浩然正气,忧国忧民,但我发现,这是他们的道路,并不是我的道路。也就是说,他们的人格很不错,但我应当走出属于我的道路。
西方的一神教影响深远,这里不具体说。当我读到“爱是恒久忍耐”和登山宝训中的温柔劝诫的话语时,未尝不为此感动,而生崇高向往之意。然而教义最大的问题在乎“三位一体”和“原罪论”。这里我并不想具体探讨。只是想表明我对这些观点有疑义,认为可以探讨,但在一个宗教团体内要求所有人都认同这些基础要理,因而就失去了探讨的空间。我既不能使自己成为某种宗教标准化的产品,又对某些宗教徒世俗虚伪的生活感到厌恶,尤其对宗教对某种人类正常感情的压抑感到不解,所以就慢慢远离这些团体。当然,我也仍然怀着对身在其中真正高尚的人的深深敬意,但这看来也不是我要走的路。
印度的薄伽梵歌要理精深,且早于佛教提出精神不死轮回的观念,又早于基督教提出“造物主”的观念,所以一度让我折服。但这部作品仍然显现了其时代性和地域性,其中不遗余力地为“种姓制度”辩护便是一证。然而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无疑是指出了“人要走自己的路,平静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抛开对成败的执着,这种平静称之为瑜伽”。这句话让人平静而有勇气,这股力量一直在我生命中扎根。书中关于宇宙起源、灵魂本质的阐述既形象又玄奥,读之使人如痴如醉,诚千古之圣经。
同时在灵性探索的路上我还邂逅了张德芬、克里希那穆提、奥修、埃克哈特·托利和黑塞。张德芬可以说是一个入门,克氏则要精深得多,奥修特别旁征博引,埃克哈特能够从当下中化解我们所有的负面能量(称之为痛苦之身),黑塞的小说则指出了一条探索之路。曾经克氏的话让我醍醐灌顶,但仔细思之仍会发现他内心有很多压抑的情绪,他的几个主张:“真理不是一个可以到达的东西,否则真理就是死的”;“证悟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充满热情”;“不要去找导师,你自己就是自己的导师”;“从观察你自己入手,就可以了解整个社会和历史”,这些观点都非常深刻,至今仍在激励着我。
而其实影响最大的还是黑塞的《悉达多》,悉达多遇到了那个劫掠他灵魂又把灵魂还给他的佛陀,这激励他继续走自己的路,他认为证悟中必然包括个体特殊的体验,因此他不愿意成为佛陀的门徒,活在某种教义的阴影下。这点给我的启发最大。后来他去经历了人间世,甚至和一个妓女在一起,最终取得了证悟。证悟的结果并不让我欣喜,然而这个过程,着实点亮了我生命中最灿烂的某些东西。
回到书友昨夜的分享,毛姆本人在生命中也经历了许多探索,所以才能塑造出这样的探索天道的作品,三个作品出于他生命的不同阶段,也都各具其美。“你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什么地步行”。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我们可能都能找到自己最甘心乐意的活法。相对而言,第一部小说的主角更接近现实,他最终过起了世俗的家庭生活,但这里也饱含了他寻寻觅觅后的最终抉择,如同我们说的“我们必须去游览这个世界,最后才明白自己的内心”;第二部小说的主角过于超然,曾经引起人们的争议,尤其是道德层面的争议,我们知道小说的原型是高更,当然作者在塑造这个形象时有自己的倾向性,把他写得更纯粹了。第二部小说的关键词应该是“天命”。马克·吐温说:“一生中有两天是最重要的,一是你出生的那天,一是你明白你为什么活着的那天。”高更曾经说过:“人到了某个年纪,不能同时保有两个目标。”对他来说,年与日驰,死亡压迫着他,他逐渐意识到了绘画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不是不想顾家庭,而是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一个目标上去,这样,他对于自己的生命才有了交待。高更的日记我读过,他曾经托人给自己的妻儿寄过钱,他刚刚来到塔希提岛的时候也曾经迷茫过,他创造出他的那幅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时,正是他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刻。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真正的人并不能那么纯粹超然的,佛家说“烦恼即菩提”,正是面对这些人生的痛苦、患难和对死亡的焦虑,智者勇敢精进,才创造出了对人类文明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关键是,他们在走自己的路。
到了第三部作品《刀锋》,毛姆就显得圆融、闲适了许多,感性和理性有机地协调在一起,而优裕的条件使得主人公可以去尝试某些可能的生活方式。这里就引出了,生命是需要体验的,不管别人说的道理看来多么高深或者鄙俗,“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你去尝试过了,才真正是你的滋味。答案是什么?答案必须你自己找出来,才成其为答案,这恐怕就是关于人生的终极解答。
我欣赏书友关于人生的态度,既要超然,又要努力,既活在限制当中,又活在某种努力达成的超然里。过去我们以为证悟的人就不需要努力了,其实不是的,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精进。人不可能没有七情六欲,努力去认识自己这些欲望背后的人性,你才能摆脱内在的限制,而摆脱外在的限制同样需要先从内在着手。
时间短促,一篇文章说明不了太多。 对于我来说,生命太过短暂,我必然要服从我内心的声音,同时看清楚,曾经你以为对你人生设限的家庭和环境,其实只是一只只“纸老虎”,从心里上理清他们了,就不再可怕,重要的是抓紧过自己的生活。在这里我用一个故事结尾:一个牧师临死前非常痛苦,因为他发现自己并不是摩西。可能对于这类人,社会的标准是希望他们成为一个摩西,可是当他在临死前发现自己并不是摩西,他应该有他的生活,他却已经在错误的引导下走完了一生。生命是如此宝贵,我至今仍然不知道有没有来世,但我想,有,挺好的;没有,我们也要好好活好这一生。此刻,我再次感受到宇宙以生生不息的力量灌注在我身上,祂激励我不断前行,去实现我心中的理想,去遇见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