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一部火遍大街小巷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说过一句话,“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这句看似很有哲理的话,细细品读,便觉得跟没说没什么区别。这就是为什么有了那句“我走过许多的路,懂得许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但也不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方式,不同的人有属于对自己不一样的有意义的事。
这么多年在磕磕绊绊中走过,我也常想怎样活才是好好活,如何做才是做有意义的事。曾想不顾一切的追求梦想,奈何生存的镣铐绊住了脚步,后来才慢慢理解,那个时候的自己多么的幼稚。
身边的朋友也都在为了更好地生活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着,不断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追逐。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光亮,似乎懂得了如何平衡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几乎每个认识正齐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为其竖起大拇指,更有人坦言只是受了他的影响才对自己曾经一成不变的生活尝试做出改变,结果看到了更为多彩的世界,也开启了更为丰富的人生。我便是其中之一。
正齐不是媒体上的风云人物,但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正其身,修其家,然后为天下”,以昂扬的姿态努力奔跑。朋友们谈到他从来都是以罗列他的不平凡的经历为始,以赞扬他的坚持为终。
他曾经骑行川藏线一次,这是我埋藏多年却从未行动的梦想;跑国际马拉松全程三次,因为他的带动,身边的朋友也纷纷参与其中,我也因此参加过短程的大学生马拉松赛,并打算在2018年参加一次国际马拉松;他担任郑州十点读诗会班长,在他的带领和号召下,郑州十点读书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招募会员过百人,且创办独属自己分会的公众号;发起电影众筹《我的诗篇》并获得成功;同时还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并创建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发起《正齐读道》活动,“正齐读道,说到做到”,他说要把“读道德经”这件事做十年,并每周都会总结道友们的读道感悟,没有人会怀疑他做不到……
虽然他暂时还没有做到为天下,但他正在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目标明确,始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律且坚定的前行着。
前段时间正齐班长在微信上向我问好,关心我在新城市生活和工作状态,还征求我是否愿意跟他一起读《道》,做不一样的自己。他说他始终相信浮躁的不是这个社会,而是我们的内心。这让我很感动。
但是我还是没能够加入进来,我当时给出的理由总结成一个字就是“忙”。其实所有的理由都是借口,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怕”,虽然嘴上喊着要改变自己,其实内心里还是害怕去尝试,不敢逼迫自己去涉及一些自己本以为不可控的事情。
我也在一直努力的去尝试,也在不断地拷问自己,到底在害怕些什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这么畏首畏尾,总是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将自己蜷缩起来,而不是试图迎上去解决,可是我始终找不到根源所在。
但是现在,在模糊迷茫中混沌前行,至少始终没有停歇过,前方的路越来越清晰!
我很佩服志斌的胆识与魄力,天生放荡不羁爱自由,这是他给我的印象,也是我想要成为的样子。
曾不愿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束缚,果断从大学弃学到社会上闯荡。也曾一度做到公司销售季度冠军,受到公司领导的赏识和重用,但因与领导价值观的不吻合,不愿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气之下把公司开除,在朋友的推荐下走上了职业培训的道路。
目前他已找到自己的定位,我相信在不久之后,他在这个领域亦能做出一番成就,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在此期间,志斌与正齐班长合力负责维护郑州十点读书会的一切事务,并在其他几位书友的协助和配合下,将郑州十点的发展推向更高的台阶,更多地侧重从内到外的发展,不仅能够自娱自乐,更做到了与其他书友会和社会团体有更多地合作与交集。
志斌说希望三十五岁之前能够实现财务自由。志斌始终相信生活只会越来越好,也把生活过的明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不想要什么,这很难。通过自己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他已经在房价飙涨城市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正考虑买第一辆车,他正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着。
在志斌身上,印证了学历不代表能力这一事实,给一直饱受争议的应试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
大学同学强子,毕业后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安安分分地进入设计院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
他一直对我说:“这个社会很大,机会很多,我想试试,看看不一样的人生百态,然后确定真正适合自己的是什么。”
在工作的这段不长的时间里,他并没有老实本分地只顾忙碌自己分内的工作,而两耳不闻窗外事。相反地,他尽可能尝试去接触不同的人,上及领导下及同事,他都能与之打的火热。
他兜里常常揣着烟,但他从来都不抽烟。他对我说:“这也是与人交往的一种方式,我们很多时候遇到领导同事或者陌生人,常常不知道该怎么交往和交流,打烟就成了打破陌生和尴尬的敲门砖。”
我们工作在同一个城市,也常常见面,每次见面除了吹牛打屁外也会聊些关于生活和职业发展的话题,时间长了就会发现,“环境能够改变人”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更确切的说应该是“环境能够塑造人”。
从强子的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事方面都能看得出,他成长了很多,眼界广了,思维也有以前的那种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内心的格局也就变大了。
他总是鼓励我,应该多出去走走,与不同的人多接触接触,就会更容易看清这个世界的样子。我嘴上说着好,心里却依旧胆怯。
这扇心窗总也打不开,怎能感受到阳光?我也很纳闷和焦灼。
强子还告诉我,我们不可能跟每一个遇到的人深交,但是多接触一些人,就会了解到这个社会不同行业的一些曾经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开阔自己视野的同时也能够扩充自己的人脉圈,中国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很大的关系网,没有人脉的想要生存和发展,真的很难。
如果整天在相对纯粹的设计院里只顾埋头画图,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自己跟社会脱轨了一大截。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多与社会接触一些,于己有利于人无害,何乐而不为呢?
仔细想想,也挺有道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观,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的活着,走着认为自己适合的路。
自从步入职场以来,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微乎其微,长时间无休止的加班工作,搞得我身心俱疲,从最初对工作方式的喜欢渐渐地变得有点烦了,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生活的意义和目的。
但是我仍然没有放弃,这么多年坚持的梦想,虽然没有做到全身心的投入,虽然很多人对我的梦想怀揣不屑一顾的嘲笑,但我依然没有放弃。
一旦有了片刻的闲暇时间,阅读一本喜欢的书或者记录一下近段日子的心路历程和感受,身心都会得到无法形容的放松和享受,每当写完一篇文章的最后一个字,心里都会涌起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无法获得的成就感。
我想这应该就是我要走的路,属于自己要走的独一无二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写到,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其实每个人选择的路都是独一无二且人迹罕至,因为即便是同一条路不同的人走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心情,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和结果。
别人所走过的路和经历只用做参考,借鉴的只是努力的方式和他们的那股拼劲带给自己的鼓舞和动力。
我很庆幸,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用他们适合自己的方式努力的活着,他们身上散发的正能量始终影响着我。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很多人也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实现了人生理想,比如逻辑思维联合创始人罗振宇、少年天才作家中途转入电影行业的韩寒、野生作家大冰、背井离乡辗转多年逐梦的民谣歌手赵雷以及电视荧屏上活跃的众多流量明星……
他们都很成功,但每个人的成功方式却不尽相同,永远无法复制,所以走好自己的那条少有人走的路才最紧要,任何一条路只要走的久终会看到繁花似锦,阳光普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