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老同学邀请去他们入股建的农家乐游玩。
秋日天气很是宜人!开车离开县城几十公里,来到了他们的“公社”。
我们以为那里就像农庄一样,吃喝玩乐一条龙,但到那一看,很多设施还在建设中,没有想的那么好。
最没有想到的是吃饭还得自己做。似乎回到了过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年代。我们开玩笑说,以为是共产主义社会呢,没想到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去的有点晚,想到那里有饭店或者食堂,去到就吃饭,然后再游玩。结果一进“公社”内部的低矮瓦房里,看到几个老同学有的在切菜,有的在洗菜,有的忙碌的走来走去,桌子上堆了很多生菜和生肉。而几排瓦房以外也看不到有什么可以值得玩的,就附近有孩子们的游乐场,但跟真正的游乐场比较,也有点寒酸。游玩的人不多。
来到同学聚会点,他们见我到了,大家客气一番,开始做饭了,我因为我穿着高跟鞋,走来走去不方便,主动提出来烧锅。
这种柴火锅我小时候几乎天天都烧,所以熟练之至,而且又能体验到童年的快乐了,感觉很不错。
老同学中有人炒菜,有人贴锅巴,有人负责传递需要炒的东西。厨房里忙的不亦乐乎。
接近一点钟饭菜做好了,摆了满满的一大桌子,十来个老同学围在一起,边吃边说。
席间难免会提到工作,大家工作都将近三十年了,职业倦怠感可想而知,尤其有个男同学,每次聚会,他就没有说出过一句积极向上的话,几乎对平时努力的同学说话时总是带着几分讽刺挖苦。话里话外有几分不屑一顾。
但只要提到孩子,他就会眉飞色舞的,炫耀他女儿儿子,尤其是听说他女儿在外地工作不错,即使没人提这个话题他都会把他女儿的情况多少透漏一点,这是他最感兴趣的话题。
一但讲到工作,讲到业绩,他就会得意的炫耀自己在某个小学,如何如何自由,一学期连例会都没来过,每天上课就是应付,甚至有一次专门说暑假集体备课请老同学的老公去做讲座,他没有去听,去钓鱼去了。话音里含着一些不以为然的意味。
每次听他说话,感觉他都不像一个真正的爷们。因为读书时我和他的关系很不错,他自己把我当做姐姐,虽然嘴上没喊过,但以前曾经给我写信时都叫姐姐。自从工作以后,我们在工作中发展的比他好多了,从农村都调到县城,尤其我老公,他以前根本看不起的,可到现在在工作中我老公取得一些成绩,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对我老公的有关成绩的话题,但我这个同学他似乎很不开心。
从来没有提过我们在工作中的优秀表现,倒是每次只要有同学说到我们的发展状况,他就表现的很不自在,然后会说一些反着的话,让人扫兴。
因为这样,有时同学聚餐,我总是担心老公会很反感他,明知道他那个人就是羡慕嫉妒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没有可以炫耀的,就天天炫耀自己儿女优秀。但嘴上还要奉承他。不想让他不满意我们的优秀。
饭桌上的大老爷们没有几个人会当着同学面把女儿的照片给所有同学看。可是他每次聚餐总找话题说孩子,而且还会专门分类派一派谁家谁家有几个,谁家有儿子,谁家没有女儿等等,婆婆妈妈的,真烦人。
这一次聚会,他女儿给他打电话,他又跟大家说他女儿,因为大家都在忙,没人接他的话,才不说。
也许在他眼里,我们认真工作的人,都很傻。谁都不如他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似乎别人家孩子都不如他的一样。
也许在他看来,当领导就是要孤立的,所以他没有一句称赞的话。他对我老公当领导一事很有成见,没有说过一句话让人听了感觉舒服的话,总是说一些“拉稀泥”的腔调。
那天因为下午单位有双减会议,老公要提前回去,我跟他们客气告别,他不屑的说,难道他是领导你都要听他的?我说,他一个人开车回去我不放心,还是一起回去。然后他就不在理我了。
我跟他打招呼,说我走了,你们好好玩一会,他理都不理我。他在水池前边倒腾什么也没有回头率
老同学的每次颓废的样子,说话带些刺的言语,其实我很能感觉到,有时怕老公会生气,我都要提前让他有心理准备。倒是老公总是很坦率的说,没关系,能够理解他因为工作的不顺心而发泄负面情绪的表现。不把他放在心上就行,不能因为别人总是说我们因为工作忙碌或者在单位表现优秀,就受影响。一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他追求安逸颓废,我们追求职业尊严,实现自己的价值,都有自己的寄托就行。
老同学的圈子里,有一部分人也很努力工作,像他那样的毕竟少。对工作都是负能量,忘记了当年刚上班时的决心了。
当然家庭孩子也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不是说工作出色就放弃管理个人的私生活了。我们追求的是家庭事业都要幸福,都要满意。
时位之移人,老同学,曾经的风华正茂,如今两鬓渐渐有了白发,彼此变化太大,徒留感叹,可这样的事事扰扰怎一个“叹”字了得!
唉,老同学,有时心思也让人难以捉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