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5-03

2018-05-03

作者: 横折折 | 来源:发表于2018-05-03 23:16 被阅读0次

90后迎战中年危机,尚能自娱自乐,而真正中年人,只能直面危机那粗野的喘息。

每一个中年人,活着活着,就活出一股一个人对抗全世界的悲壮。

吴秀波46岁时采访说,他害怕坐飞机,因为担心自己死了没人养活他一家6口。

为了不坐飞机,他曾用12小时从北京开车到南京。

大明星尚且如此,普通人情何以堪。

许多中年人,他们身在围城,心藏重负,努力寻找命运的出口。

汽车入库发呆的片刻,泡茶摆弄手链的午后,以及KTV中吼几首老歌的长夜,是他们有限忘记烦恼的手段。

与年轻人对未来的迷茫不同,他们的危机和焦虑,在于生活已一成不变。

一成不变意味着稳定,但同样也意味着停滞。

在这个时代,停滞是最危险的事情,一个恍惚,就可能物是人非。

维修翻盖手机的师傅,贩卖柯达胶卷的小贩,诺基亚公司骄傲的塞班工程师,国际会议上冷艳的双语翻译,谁敢保证命运能从一而终?

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常规机会正越来越少。

职场潜规则里,35岁就是求职生死线。

今年重庆一场招聘会上,近百家招聘单位中,超过八成公司明确要求应聘者需在35岁以下。

剩下那些公司则称,一见面就能知道你多大,不用把年龄要求写出来。

2017年,有人在华为内部论坛匿名称,“中国区将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研发要集中清退40岁+老员工”。此后,华为辟谣。

任正非则在内部谈话中疑似回应,“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可能为不奋斗者支付什么。30多岁年青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时代推着你奔跑,前路变幻难测,谁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

去年冬日,42岁的中兴网信员工欧建新,从26楼办公室纵身跃下,留下一双儿女。他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始于公司劝退。

养家的收入只有薪资一项,可选的命运只有职场一途,他把人生活成了单线。

当人生只是单线,就难免遭遇命悬一线。

无论年轻人,还是中年人,所有的危机感,都源于对速度的眩晕。

与弗洛伊德齐名的荣格,是“中年危机”最早定义者。他调查发现,中年危机核心,就是人类适应新事物能力下降。

过去,这专属中老年人,因为年轻人适应新事物快。但如今,全民都不适应。

时代翻页速度太快了,历史上,一项新技术的普及需要百年时间,而今,一项技术深刻影响社会,只需5-7年。

这意味着你的专业学识,你的职场技能,你的人生阅历,可能几年就过时。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时空压缩”的时代:

中国社会用30多年时间完成了欧美国家300年走完的现代化,自然也要承担别人用几代人承受的压力。

在这种时代狂飙中,人们极易衰老且对未来丧失安全感,活得越来越谨慎。

这会反向加深“中年危机”,你走得越慢,就会落下越远。

其实,对抗全民“中年危机”,我们有三种合适应对:

首先是开拓视野,不依赖最熟悉的赛道。

每个人都有人生舒适区,也有最熟悉的领域。

年初时,唐山收费员视频走红,收费站推行扫码收费,大姐哭诉:我36岁了,青春全献给收费站,除了收费啥都不会,以后怎么活?

当你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一成不变,就要承担命运颠覆的风险。

其次是与优秀者同行,形成自我迭代的气场。

近5年,中国报考MBA人数,每年增长超18%,各地商学院学费昂贵,但仍人满为患。

知识固然重要,和谁一起竞跑更重要,这决定着人生基调。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在莫测的未来到来前,提前积累财富。

与其数着保温杯里的枸杞,忧虑衰老到来,不如尽早投资,掌握未来主动权。

那些悟出谜底的年轻人和中年人,无暇感慨衰老,早已开始布局。

他们选择洼地,购置房产,他们自学金融,钻研理财;他们用投资积攒命运底牌,焦虑无从侵袭。

他们所选的投资,寄托着他们的生活哲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5-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lr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