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7级传播学
人生如戏 | 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有感

人生如戏 | 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有感

作者: AUG8877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16:20 被阅读2次

我们都是躲在玩偶装里的人,我们与熙熙攘攘的游客合影,摆出滑稽逗笑的姿势,却掩藏起自己疲惫与孤独的面容。

一口气读到了第四章,觉得那些像戈夫曼这样能把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解释的头头是道鞭辟入里的人,实在是很厉害。一句很喜欢的话:“一个人有多少个社会自我,这取决于他关心多少个不同群体的看法。”社会化角色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去完成的自我呈现,如何能做到既不违背自我概念又符合社会期望呢?对于一个成长中的我而言,确实是一桩值得思考的事。

人生如戏 | 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有感

戈夫曼从戏剧表演的视角分析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认为后台区域的控制、前台道具的运用、剧版的共谋、观众的乖巧、舞台等核心要素构成表演机制。就当下热门的几大网络社交软件来说,用户们展现出的社交面貌又何尝不是自我选择美化表演后的结果呢?我们都想在朋友圈中展现出更加多元、更加立体的自己,让别人看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多重角色,但是很明显,我们都明白,这些在社交软件上展现出来的东西都是经过了自己的包装了的。我想传递如何的自我,就会通过代表这个角色的特征表现出来。比如我想要呈现一个有幽默感的自己,我就会发一些好玩有意思的事情或者段子,希望大家看到这些这些信息并能够认同我的幽默和有趣。

人生如戏 | 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有感

当下的朋友圈更多地扩展为广告圈、宣传圈,成为了社会表演者向社会发放的一张名片。人们在发布内容前,多会斟酌想发布的内容,心里暗暗评论这条内容是否能够获得观众的肯定,是否会被某些人耻笑,因此,“表演者”在朋友圈中进行自我呈现的时候会充分考虑“观众”的期待,在不同的“观众”面前塑造不同的形象特征。可以看到,“前台表演”与过去相比,你的呈现可以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以确保深入加工后的“前台”达到“理想化表演”程度。但同时,经过准备和修饰后的自我呈现又是否面临真实性危机?

我们穷尽精力来表演,苦心经营着那些日益炫目的面具。我们如此轻易地疏远那些被我们面具所吸引的人,又如此轻易的被别人的面具所吸引。有意或无心,我们用表演赢得的信任去利用别人,又因轻易信任别人而被利用。那夸张而逼真的呈现连我们自己都信以为真,我们始终兢兢业业乐此不疲。

印象最深的是结语部分的一句话,大意是,“你越是熟于扮演具有那种特质的角色,越浮于表面,并离真正的核心越来越远。”若脱去表演外衣,我们是像苹果那样依然有核,还是像洋葱那样留不下任何东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如戏 | 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ls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