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9
须知人要乐生,以身体健康为第一要义。
——XX
我们在做比较时,应该考虑一个大前提:在同等条件下比。人们在议论时做大量的比较,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往往忽视这个大前提,将不同时空、不同条件、不同性质的人与事进行比较,这样得出的结论是无价值的噪音。利用这个同等条件法,在对比两个选择时,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同等条件,选择倾向一下就会清晰起来。比如爸爸的就业选择, 如果是同等收入,都是月薪7000多,或都是年收入20万左右,那肯定选有编制的、科研条件好的、工作量不过重的、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未来发展更有想像空间的公立二本大学。虽然远一点,但半小时车程可以忍受,不是考虑的关键因素。这样就找到迷茫的点了,是私立职业学校每年更多的10来万收入让爸妈舍不得。这钱其实也不好拿,要完成绩效,要超额工作,要放弃编制(也意味着未来更不确定)。只有极度需要钱,缺了这10来万就活下不去,才会接受这么苛刻的条件。现在问题就变成了:你们家缺钱吗?我看是不缺的。有两套房子,只有一套还贷,这说明住的问题不仅解决了,还有租金收入的可能。只要不愁住这个最大的生活成本,日子都很舒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