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方言

作者: 李大伟_大不发音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08:37 被阅读47次

我是江苏泰州人,二十五岁以前,我不喜欢老家的方言。

上大学的时候,希望找一个外地的女朋友,在一起,用普通话交流,感觉比较洋气。

启东话

运气很好,觅得一位女友,她是启东人,交流都用普通话。恰身边还有一位好友,也是启东人,一日,心血来潮,要教我说两句启东话,学的第一句启东话是:"打(da)肉(neiao)",意为:洗澡。慢慢觉得启东话蛮有意思,所以呆在启东的时候,开始尝试着听女友和家人、邻居们之间的对话,就像做英语听力测试,一级一级进阶,先听懂一些简单的的名词,再慢慢听懂一些简单的句子,然后是一些有趣的歇后语(在一本当地刊物上看的,书名是《沙地语》,那些形容邻里生活的歇后语,都是大白话,但多精妙贴切)。

启东话,属于吴语系,和苏州话和上海话很相近,但也有些区别,不过这些区别对于我这个说江淮官话的人来说,是不可能分辨出来的。

启东是冲积平原,历史很短,但是因为启东话属于吴语系,历史很长,有不少很“古”的词:

婚后的女人,唤做“某人的娘子”。如果是新婚不久,还有一个更精确的称呼:“小娘子”。

年轻人,唤做“小倌”(这个词困扰过我很长一段时间,启东话的发音接近:“小鬼”,称呼十岁以下的小朋友很合适,但是讲新婚夫妇是不是有点奇怪?后来,才知道是“小倌”,长辈多是如此称呼后生)。关系近一些的话,可以称呼:“小倌头子”。

上海话

学一门方言,需要环境。老爸三十年前到上海松江接爷爷的班,在上海呆了二十年不到,说的一口流利上海话,还是地道松江腔(松江区的slogan是:上海之根,言下之意,不言自明)。我呆上海十年了,只能偶尔和我的上海朋友们说一两句洋泾浜招呼语,比如说“帮友”(朋友)、“再会”(再见),其他基本不会了。

原因很简单,三十年前,老爸在厂里上班,身边上海本地人居多,在厂里交谈,最好得会上海话,去买菜、买烟也多得说上海话,在这样的环境里,必须得学会上海话,也许最初说的一口洋泾浜,但时间久了,慢慢修正,是能说的地道的。

二十年后,到上海工作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单位里上海本地人比例大为降低,大家多用普通话交流,即便想用上海话交流,但是如果开口就是洋泾浜,自然也没有勇气开口,只能在关系近了之后,私下交流,不开口练习说,也只是听得懂对方讲的上海话,然后自己用普通话回答。

小时候,老家有位邻居大爷,年轻的时候在上海呆了很多年,做裁缝,得一外号:裁衣佬儿。中午一家人坐在厨房小屋里吃饭的时候,裁衣佬儿会过来串门,多是吃过了来,进屋之后,笑眯眯的和我老爸聊天,用上海话,感觉很有意思,两个“江北人”(上海人早期对外地人的称呼,颇有优越感)用上海话在“江北”聊天,可能感觉比较洋气,那是我第一次听上海话。

金宇澄写了《繁花》,用上海话的方式,稍加修饰,读来有种特别的味道,全书里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不响”,按普通话来写就是“**不说话”,但是前者明显读来更有上海的味道。读完这本,我听上海话的能力提升了,但是说出来始终是洋泾浜。

我说的最地道的一句上海话是:“横港小区”,是一个小区的名字,横读“wang”第三声,港读“gang”第一声,后面俩字和普通话发音差不多。坐公交车去地铁站的时候,经过这个小区,到站播报会用三种方式:普通话、英语、沪语,我便记得了这个词。

一日,娘子说她在横港小区那边看到一只很漂亮的狗子,我问横港小区在哪,她冒了一句“wanggang小区”,我立马懂了,印象深刻。

和这个“横”字一样,读wang的,还有“黄”和“王”。在《武林外传》有一集里,白展堂谎称自己来自松江府,应征跑堂一职,介绍自己,名叫“黄豆豆”,读wang豆豆,要额外再加一句“草头wang”,而他如果叫“王豆豆”,就得额外再加一句“三横wang”。

苏州话、四川话

我有两位四川的好友,还有两位苏州的好友,便多了几次机会去四川和苏州体验风土人情的机会,听他们和身边的人用本地方言交流,这两种方言听起来很温柔,苏州话被称为吴侬软语,自不必多说,而四川话,并不似他们的饮食,泼辣豪放,而是很温柔,很圆润,听起来非常好玩。

泰州话

泰州话,属于江淮官话,和南京话、扬州话是一个语系。

很多东西,要加一个“子”。大腿,读作“大腿子”;锅,读作“锅子”;玩耍,读作“耍子”;狗,读作“狗子”;牙齿,读作“牙子”。

这些读法,刚开始和女友讲的时候,觉得很土。女友变娘子后,她喜欢上了这种读法,尤其喜欢“腿子”。走久了,会说“小腿子好酸”,站久了,会说“大腿子好累”。

二十五岁之后,我很喜欢老家方言,喜欢那种俏皮的土气。

童年时期注入你身体里的乡音,哪怕你已经离开那个地方很远,很久,回去的时候,靠着本能,再次说出那些熟悉的语调,那一瞬间,会发现,这很亲切。

说方言

相关文章

  • 说方言

    我是江苏泰州人,二十五岁以前,我不喜欢老家的方言。 上大学的时候,希望找一个外地的女朋友,在一起,用普通话交流,感...

  • 说方言

    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是有声音的。“您”是个口头语,逢人必备的称呼,不分年龄的大小,儿话音也是必不可少的,“赶明儿”“...

  • 说方言

    本来是打算昨天得着的时候写的,无奈没有一个人打一摞字的时间。拖到此时,方言可能没有了,不知道是不是一直在人群中而不...

  • 说方言

    与侄子通话了,他用蹩足的 普通话,非常得意 像走进了大都市,向还在二流城市 挣扎的叔叔抬头炫耀 我很想笑,眼泪被囚...

  • 说方言

    今天看到一个话题:请用自己的家乡话夸夸一个姑娘长得漂亮。 俺山东的:“俺娘来,您快来看看这谁家的闺女长得真俊,大眼...

  • 我说“方言”

    我说“方言” 昨天晚上在公园闲转时候,突然耳边听到了几声叫骂,仔细一听,全是什么“碎怂”、“腾怂糕”、“我地...

  • 林前14-2-说方言与翻方言

    林前14-2-说方言与翻方言 (Jp文字组- beloved整理) 分享题目:说方言与翻方言 一起来祷告: 天父,...

  • 2017.12.03-12.09背诵

    一、(林前十四19)是否说明保罗反对说方言? 保罗没有反对说方言。因为: 1.保罗在18节强调:“我说方言比你们众...

  • 趣说枫桥方言

    此文发表于2019年6月5日诸暨日报 昨晚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是马剑方言将“水”说成“书”的。于是我觉得我也有必要...

  • 有没有必要教孩子讲方言

    前天和我哥在微信上聊天问到他小外孙的名字,他说叫“章玮”,我又问他方言该怎么叫,他说不用知道方言叫法,没有人讲方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方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ml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