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作已是芳菲盛  也学苔花把春报——记全国第四届“三新”作

写作已是芳菲盛  也学苔花把春报——记全国第四届“三新”作

作者: 史丽芬 | 来源:发表于2018-04-23 17:13 被阅读15次

   

中考改革后作文已是举重若轻,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成为全国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自己也和年级的同事们一起商讨,尝试微写作、日记和大作文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升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能力,但终究不过是闭门造车。全国第四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润泽了渴求滋养的心灵。

两天的学习就是一场写作的盛宴,每一道菜都是那么鲜美,一道还未消化,一道已经呈现。只能先圂囵吞枣,动用笔墨和手机记下来。如今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还有意犹未尽之意。蓦然回首才发现写作的园地里已是百花争艳,春色满园关不住了,自己就像小小的苔花,慢慢成长着,但想花开还要像各位前辈好好学习。

一、教师花开

19日上午的专家新视野分别邀请了三位老师做报告。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老师的讲话围绕我国作文研究现状及思考展开。他首先陈述了作文与语文教育教学的关系,肯定了写作的重要地位。又分析了语文写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让我们窥探作文的本质与规律。探究好作文的标准:真实的体验、新鲜的表达、和独特的感悟,鼓励贴近时代与社会的思辨性写作。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思路,真正引导学生放眼生活、关注生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也许我们的作文课不仅仅是给个题目而已,我们评价的标准也不仅仅是语言流畅,叙事完整。作文应该是有生命的,老师的评价体系也应该是因人而异的,这样作文才不是一项作业,而是成长的方式。

唐山市开滦一中语文特级教师张丽钧老师作了《写作——一种邀请对话的姿态》的报告。张老师围绕“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说起,认为老师不仅要“绣鸳鸯”还要“度金针”。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作了《关于“写作目的”话题的异向思考》的报告。黄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他写作的经历,总结要善用自己的写作体验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作文课成为师生共同写作课。

两位老师学术有成,他们成功最重要的莫过于自己先开花。写作是一种自我剖析的过程,也是最做不得假的事情,能够通过写作把真实的自己展示在大家面前,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然而一个不写作的语文老师也绝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身在其中,才能明白个中滋味,才能更好的体会学生之难,才能师生有效共成长。这半年多来,自己也在断断续续的尝试写作,虽提不上多大的技法提升,但于心灵的成长却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要想让学生爱上写作,教师必须先爱上写作。

二、团队开花

“三新”论坛环节。由王尔楷、沈建军、李伟杰、封义珑和罗小维对“基于写作目的的作文教学研究”进行了发言。

在这些发言中,来自宁波的沈建军老师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语文教学与考试评价严重脱节,导致了我们的学生的文章“假大空”。沈老师通过调研得出,写作目的越明确,学生越能进入写作状态。故我们作文题目该如何出,才能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写作,这值得我们去探究。所以,我们的作文命题要进行改革。从“诗情化、证明化的作文题”到“基于写作目的的作文题”的改变。沈老师说的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说课环节,苏良明老师带来《巧用穿插显丰韵》 ,刘小芳老师带来的《从一座“桥”说开去》 ,徐惠丽带来的《学会围绕中心选材和组材》 。老师们精心准备,带给我们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借鉴。

在这些老师的讲座背后,我看到了一个教师刻苦钻研的精神,也看到了一个个团体的力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身为普通的老师,我们的眼界和学识都很有限,一个人闭门造车不过是事倍功半,徒费力气罢了。倘若能团结一气,各自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互相查缺补漏,说不定真的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呢。另外放眼外界也非常重要,牛顿能成为科学家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有这么多名师的引领,如果能真正用心学习借鉴,怎么能没有进步呢?学无止境中的“学”也不仅仅是自学的意思吧。发言的老师们正是因为共享,才能成长如此吧。

三、学生花开

19日下午开始共进行了五节作文课:任海林老师执教的《让你的认识更深刻》,刘宏业老师执教的《反弹琵琶,守正出奇》,李晶老师带来的《让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游云云带来的《一“病”写真“情”》和郑桂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作文讲评课。这五节课各有千秋,但都是紧紧围绕作文讲写相结合,老师们特别重视学生的观点表达和思维的引导。让学生或基于生活中的高新科技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或真实描述自己或者周围人生病的故事,或者95后职业观谈谈自己的想法。这些话题都源于生活,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的话题,这就会无形中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小事,真实写作。五位老师不仅仅授人以鱼还会授人以渔,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还可以怎样?在关注生活的同时带领学生探究生活,形成思辨能力。从而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人

相关文章

  • 写作已是芳菲盛  也学苔花把春报——记全国第四届“三新”作

    中考改革后作文已是举重若轻,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成为全国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自...

  • 红梅

    红梅早争春,急急把春报。 枝头吐芳菲,春到花已消。

  • 春天的诗

    更早向春开 世间花百样 朵朵争春来 注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清 袁枚 苔花 ...

  • 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赏析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飞花雪 一作:花飞雪)莫把...

  • 苔花

    苔花如米小 更早向春开 世间花百样 朵朵争春来 注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清 ...

  • 红梅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苔 清 ·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图片中文字把如米小,...

  • 《莫之诗并书》四明山樱花谷(一)

    层层云树湛清华,隐处恍如陶令家。 为作新诗访名境,将从三径采桑麻。 芳菲茂叔庭前草,烂漫韩公圃里花。 已是江南春暮...

  • 2020-08-27

    卜算子.游春 四月芳菲天,相约把花赏。已是百花盛开时,更著心中意,与百花争春,携光阴前行,待到春海徜徉时,花(人)...

  • 以后给女儿唱这首歌——《苔》

    【【经典咏流传】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

  • 七绝.书怀

    辛丑小花朝近春半,金城花事犹未盛。是夜与诸兄饮,大醉,归作。 芳菲未到惜春分,有酒无花亦所欣, 因爱垆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已是芳菲盛  也学苔花把春报——记全国第四届“三新”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ml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