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食物的记忆

食物的记忆

作者: 芒鞋儿 | 来源:发表于2021-04-16 23:28 被阅读0次

    每天下班路上,看得最多的是吃播,好像那种大口大口狂吃的动作,看起来特别解压。
    比如吃货豪豪,超小厨,阿星探店,盗月社,都是我收藏的频道。
    难为了这些网红主播,看到他们吃胖了又去减肥,反反复复,算不算工伤就不知道了。
    世界上兴趣和工作都是有着完全不同的界限的,再喜欢的事情,哪怕是最简单的吃,一旦变成了以此谋生,看起来也有些可怜。

    还有美食节目,比如美食中国,可惜台词太浮夸,虽然介绍的美食确实精美,均是极品,拍摄也足够精工细作,但被那些夸张的什么保卫、能量、臣服、搏斗之类的词汇一搅局,完全脱离了市民生活,就觉得很扫兴。

    “淘最上海”的美食节目,主持人的上海话透着夹生,且满满得炫耀“阿拉上海人”的优越感,说来我也算是个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小孩,我们好像并没有这样,虽然老一辈人对外地人有着排斥,但也是暗搓搓说两句,这些年随着对美国日本的看衰论,好像上海的pride特别高,超越了东京纽约,成了地球上最有腔调的都市。
    好在06年之后在国内混过十年,知道其实到哪里吃东西都是满满的味精味道,拍摄出来的好吃和实际的好吃,距离还是有点大。而上海那些传统本帮菜已经开始抬价抬得有点离谱,而上海街头亲民的饮食店都被四川湖南这些辣椒大省的口味占满,到哪里都是打工人,到哪里都是重口味的江湖菜。
    上海菜和这些年的国产电视剧一样,都越来越像二次元的东西。

    上海,与我已经成了遥远的记忆,无论是待在上海还是不在上海,我于是觉得在更远的地方慢慢回忆也无所谓。虽然上海还有那些传奇的生煎店,还有便宜的早餐,但其实那些便宜的餐馆进去之后,油腻的桌子,污渍的地面,老板娘的吼叫,或许只有第一次到上海想听听正宗上海口音的外地人而言才是一种猎奇般的兴奋。

    东京,于我更有亲切感,她衰败着,但亲切体贴。她也处处在重建翻新,看起来很漂亮的地方也很多,但我走在街头,依然感觉到乏味,也许这就是个乏味的时代。

    但有时候看国内的吃播,会突然发觉那些在国内看起来很平常的早茶、早餐(馄饨、锅贴、生煎、豆腐脑等等),背后有那么多人的辛苦付出,而价格却并不高,原来国内的生活是多么奢侈。
    而在这里,我已经习惯了去便利店买机器做的三明治,夹心面包,喝自动咖啡机磨的咖啡,那些热气氤氲中现做的早餐像一个遥远的影像,可望而不可及。

    整个亚洲似乎都是如此,除了日本和韩国,东南亚、印度、中国,都是布满了街边小吃。只有日本和韩国,虽然还有一些专门摆摊的自由市场,但似乎只是城市的一个点缀,普通百姓的生活已经西化。日本还更西化一些,街边摊更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食物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my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