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的军乐团被暴动军俘虏,暴动军大尉作弄他们,让他们演奏《上帝呀,保佑沙皇》,军乐团成员们战战兢兢,表示不会演奏这首曲子。大尉又让他们演奏《国际歌》,军乐团只好照办。“在一片寂静中,在中午火热的气流里,突然又和谐又悲壮地响起慷慨激昂的《国际歌》声,好像是在号召进行战斗。”大尉愤怒,要求其停止演奏。“乐队一下子就停止了,只有一个弯管铜号满了一点儿,它那激昂的、未尽的余音又在灼热的空气中回荡了很久。”
看到这里,我脑海中不禁脑补《国际歌》的旋律,突然有点想哭。整部《静静的顿河》都是红军同白军、暴动军互相残杀的残酷史,不管是红军杀敌人,还是敌人杀红军,人性都被践踏得一点渣渣都不剩,杀人手段之残忍,虐敌手段之多之反人性,都让我缓一缓才能继续往下看。那些交战双方的人,饱受凌辱虐待的可怜相,临死前的悲惨遭遇,肖洛霍夫的刻画极其真实、细腻,正常人看了都会忍不住掩卷心有戚戚,太惨了,生活在那个时代。被俘虏的都是可怜巴巴,即使不怕死也害怕受辱,死了的都是一具又一具臭尸体,任人践踏、凌虐。没有视死如归,没有慷慨激昂,没有大义凛然,他们也恐惧、畏缩、害怕死亡也怯懦、求生而不得也绝望。可是一旦自己站在刽子手的立场,面对瑟瑟发抖的敌人,他们也会毫不犹豫举起手中的屠刀。那个年代的战火和冷酷,挣扎与绝望,正是最深刻的人性撰写。
可是,有种叫做信仰的东西,它却超越生命,跨越时间,根深蒂固地扎在每个人心里。正如这首《国际歌》,被俘的军乐团在敌人面前被迫滑稽地演奏一番,它的悲壮与号召力却丝毫不减,甚至连敌人都听不下去,吹手们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它回荡了很久,或许,它的余音还会在人们心里继续回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