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长安定位
扬民族自尊,刚人子风范
——贾平凹先生《老西安》作品欣赏研究
文/张柒虹
中华儿女看过来!我國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和他笔下的《老西安》中,形形色色,官民一体的人物事件,这是一幅巍巍壮丽的画卷,足以是我们心志雄伟,浩气激昂,词采飞扬,具备張绽民族自尊伟威,刚其人子風范。
雨,夏天的雨,象男子汉的眼泪,不会轻易掉下来。雨,朦胧了千年历史,也朦胧了我们的眼睛;世事化为云烟,苍海变成桑田。昔年的一轮红日,繁庶壮丽的天國街市,变成了一幅寞落僻远的蹩脚角落,不能不是我们沉思,激励发奋,愤勇图强。
中国梦,从我们心底开始。
西安,老西安,一 提起三秦大地,古都长安;多少历史,多少故事,多少神话,多少神奇,多少壮观,多少精彩,真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不完,道不尽,凄凄芳草,接天连碧。周文王于此,姜太公于此;周武王于此,周公于此;这里是文武圣地,天府之国。始皇于此,大秦于此;刘邦于此,文景于此;武帝于此,大汉于此;天国于此,秦皇汉武于此;李世民于此,贞观于此,李隆基于此,五十年太平天子于此,大唐盛世于此。
凝望那一座座帝王神陵,惊魂那一块块兵马俑方阵,一幅幅雄魂壮美的画卷。长安是什么样子?老西安曾经的辉煌?如果说,承传了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周王朝,其太极五行,阴阳八卦,留给我们的是一幅天堂的飄逸神话,那么秦汉留给我们的却是另一幅瑰丽的瑶台花苑。
在这里,我们不妨欣赏一下唐代诗人杜牧的那篇《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丽天日 ;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風雨凄凄 ;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这是怎样的恢宏气势?这又是怎样的大壮观,大气派!这是秦汉,更是大唐气势气派,大壮观,繁荣盛世的充分体现和反映,这是盛世长安气派的摹板。平凹先生说 :
世界对于中国的认识,都起源于陕西和西安。要了解中国的近代文明,那就得去北京;要了解中国的现代文明,那就得去上海;而要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却只有去西安了。
②
古都长安,我国历史上周秦汉唐盛世繁荣,强大鼎盛的时代,已经成为一座丰碑,一曲神话。以后,步入所渭新世纪,新时代的历代名城,长安,西安,又是一幅什么样子呢?十八世纪,已步入衰弱,二十世纪初更是荒谅不堪。
民国十五年的围城战争,有这样的描述 :
一、城中死尸,到处可见,收埋稍迟,则犬来啮之,甚至有饿至难忍,假寐道旁而群犬亦向之咧牙者。余在端履门见一饿倒老妪,尚未绝气,群犬即围而争食。细观老人,若欲格之而无力格之,然待余飞身赶到从事驱逐,而老人之一臂一足已为群犬咬断,多已去也。
二、十一月十二日,风雪连天,白昼若晦,全城几断人影,是日遂以死两千人传矣。越日,余往各处视之,见屋檐之下,倒毙无数,大道之中,横陈多尸。披乱麻布者有焉,拥旧棉絮者有焉,穿破夹衣者有焉,此服色之不一也。有口含油渣而尚未咽下者,有突然倒地作欲起之势者,有若彼此互抱而取暖者,有蜷曲于乱草之中,状若安睡者,此死相之不一也。其中男子最多,妇人最少,老者最多,幼者最少,劳工最多,他界最少,此人色之不一也。余观至此,几疑此身已入饿鬼地狱中。
民国十八年,天灾人祸 :
民国十八年,陕西遭了大旱,其严重程度在国内以及世界的历史上都是罕见,据呈报南京政府的文件显示:全省二百万人饿死,二百万人流离失所,八百多万人以树皮、草根、观音土苟延生命。南京政府成立了“全国赈灾委员会”,派视察团到陕,其视察团某成员日记记载:第一天前往西安的西北二乡,东菜园、含元殿、二府庄、大白杨、西十里铺,车子行驶不到五分钟,便见路旁饿死的有十余具尸体,苍蝇营聚,白蛆咕涌。再往前行,更有奇臭刺鼻,停车见三千米外有一大坑,坑中塞满尸体,且不远处正有人用木板车和绳索拉扯往这里运死人。坑是天然的大涝池,已无水,尸体几乎填高至坑沿,有人踏着尸体过去拣扒衣服。午后再去了孙家湾、坑底寨,所有田地荒芜,蓬蒿没胫,不时发现破烂衣服与零乱骸骨。入其村,屋多泥门堵窗,无人居住。饿毙者先后相继,多至绝户,村人埋不胜埋,只泥堵其窗户,希图苟安于一时。
③
《老西安》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提供给我们的史料是这样的 :
经过民国十五年的围城之战,民国十八年的饥馑,西安元气大伤,十多年后,艰艰难难的缓过劲来,愣神一望,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是何等的气派?而可怜的古都长安,这里更多着农村气息。
这是何等的凄凉?又是怎样的一抹悲壮,那秦腔的吼声,却依然回荡着铮铮铁骨,慷慨激昂。
“ 听口音是西安的?边远地区来北京不容易,应该好好的逛逛呀!”
“ 西安的?听说西安冷的很,一小便就一根冰拐杖,把人撑住了?西安城外,是不是戈壁滩?
这就是我们的西安,老西安,古都长安,在外省人,在我们国民心中的形象吗?
然而西安,毕竟是西安,古都长安,毕竟是古都长安。物竞天择,以人为宝,老西安,毕竟是老西安;在朝里在官府,有赵舒翘;在民间有,一品诰命夫人,牛道濂。我们有劈开新天新世纪的張学良,杨虎城;于右任,吴宓,王子云,赵望云,石鲁,柳青,杜鹏程等等等等,各界人物,形形色色。他们的名子,飘荡在晨钟暮鼓,扬扬于东府华山,皓皓共西府太白。
④
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人子责,带着具备民族尊严的一代家国才子,我想,平凹先生倾心而著的《老西安》,细细的品味之后,我们是真的应该,好好的扪心自问,伏案沉思反思,以下问题 :
一, 中国近当代,我们的家国教育,国家教化,其导向问题。
什么是爱国?我们的民族自尊尊严,到底都需要国民具备,那些重要条件?
我们听,‘‘ 听口音是西安的?边远地区来不容易啊,应该好好的逛逛呀! ``
西安,长安,我们曾经盛世繁华,位居一国中心,乃至世界中心的古都长安,什么时候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边远地区?这是对历史正心公正的评价吗?
如果说,人事上的人走茶凉,我们可以容情理解的话,那么对于,我们辉煌民族历史及其文化上的人走茶凉,则无疑标志着我们,只看重眼前利益,注重近当代,时代文化的繁荣发展,而漸漸地,遗忘,淡漠,乃至于背叛,隔断,抛弃了,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及历史。我们正在走上了一条,废宗灭祀的荆棘沙漠之道。所谓,种花于铁壁,饲魚而断源。唐魏征曰 :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此时代文化,人文之谓?
废宗灭祀,安能久乎?
⑤
遗忘,淡漠,隔断,抛弃,背叛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及历史,这就是彻底的失去了民族自尊,国家尊严;废民族大仪大礼,这正是缺乏人子风范,家国教育,国家教化,剥弱,败落的最根本,最彻底的原因所在。
在这样的环境中,虽然是一句幽默之戏言,我们西安酒店里的服务小姐说 : ‘‘ 这只苍蝇还是双眼皮的呢,它是从唐朝来的``。它从内心的根处,维护悍卫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国家尊严。
二,关于古都长安的定位问题。
我们的古都长安,老西安,西安,再能不能展现汉唐盛世,家国雄风?能不能再展现,一国之都的壮观威严?我的回答是,古都长安,陕西关中,天府之國,永远都是國都的首选。这里能不能再逞國都之壮,这就要看,我们國家龍鳳者的个人,整体素质如何。有没有文武刚柔的气慨和胸怀 ;具备不具备,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
陕西西安,关中,永远都是國都的首选,怎么说呢?有根据理由吗?
有,不说周秦汉唐,十三國都,勿言文武圣地,盛世雄風。
① 从理論言之。
按照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就是说,混屯生宇宙,有了宇宙,便有了星体,诞生了万物。地球当然是星体星球之一。依考風水学说的角度来说,偌大的地球,其中总有某一个地方,某一处,它的星相風水,是天设地造,天地胜形,得天地之厚,为天下之福。它接受天地阴阳的,天源能量,是其它地方,都永远无法取代,舍其不尊。
这个地方是那里呢?《易经》乾卦象,有言曰,乾三连。所谓三连者,就是三道横。三横中上横,天也 ;下横者,地也 ;居天地之间为中,中横者,人也。这就是我國易经星法中的,三才论 : 所渭,天才,地才,人才。乾卦之象,说明了,人只有居天地中心,才能授天地精华之气,纳天地胜形之福,从而运化改造造福天地,使之生生不息,永不绝衰。
道理说的很明白了。那么地球的中心在哪里?中国的中心又在那?是大秦,是陕西,为关中;西安,是先帝选的,是很多远古的智谋之士,天文地理专家精心观测,而选出来的成果。大致而言,居天地之中,运化天下,治理天下,符合我國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理论,符合大圣人孔子的中庸论,更符合时代文化中的,杠杆中心力学理论。一条杠杆若家國天下,居其中,得阴阳平衡之妙 ; 得文武运化之妙 ;得四两千斤,智慧之妙。
⑥
②以我国历史经验事实论
什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历史的角度,如果用公心公正的评价来说,上起于炎黄,夏商,承传发展繁荣于周,鼎盛于秦汉唐,承传下来的那些,经过风霜雪雨,历史积淀而后,流传给我们的,那些国风民俗,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简单的核心,可以用八个字,来高度概括总结,这就是我们的,家国教育,国家教化。
家国教育,国家教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心脏和血脉。它有刚性的一面,只有具备雄才大略的帝王核心,和他们的人才辅佐者,能切身体味它对整个国家的重要性。
当一民族,一个国家,整个国民素质,道德修养,在整体下降,衰弱,败落的时候,上至于帝王领袖,下及与百官臣民,都会在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之间,充分发扬其柔弱的一面。这个时候,所谓的家国教育,国家教化,只是国家,家国,欺人愚己,假头面具的摆设而已。它,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的教育教化实用功效,就几乎处在一个,等于零的位置。一个家庭的衰落,一个国家的灭亡,就游刃此间。
⑦
洞察一个国家的家国教育,国家教化,对整个国家民族的教育教化功效,是刚是弱,是合乎天地之道,经世以用;还是欺人愚己,假头摆设;重要的不是去看,这个国家,在某段时期,出现了几个亚圣,出现了多少人物人才;更不是去看,这个国家,出版了多少相关教育教化的,书册典籍。重要的只有两点,一者,看这个国家的人才擢用制度,国风民俗。一者,看这个国家的兵力部署。
周秦汉唐,定都关中,繁荣长安。周秦汉唐,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繁荣和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家国教育,国家教化的继承,发展,繁荣和鼎盛时期。这个时候,国家教育教化,相对来说,是经世以用,是合乎天地之道,而刚性的。
这个时候,国家的人才擢用制度,国风民俗,无论是世袭也好,官府擢用也罢,都唯德唯才,行效天下。官府科考擢用,与民间荐贤访贤,二制并用,相辅相承;是为国风。而帝王百官,乐贤访贤,以之擢用,完全优于科考。这样的国风,上行下效的教化性,极至完美。
这时候,國家的治国大计呢?帝居天下之中央,以御治八方。国家重臣,爱将强兵于外,镇摄四方,符合天地之道。此时此刻,国家君王,有足够的自信,自己胸怀文武,恩威并用,迎接八方風雨,德治天下。
君信以威,臣忠而效,家國教育,國家教化,妙功在此。
⑧
宋代,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走向剥弱衰弱的一个转折。也是我们家国教育,国家教化,走向其柔弱,轮为假头面具,做为国家摆设的一个转折点。
这个时期,天子据一隅而治天下。整个國家其兵力部暑,精兵强将镇内,弱势相对守边。
家國教育,國家教化,一改传统法则,大兴强化科举制度,唯其唯尊。民间荐贤访贤,國風逐步消失。这正是國家教育教化,走向衷落,置于无用的重要标志。
论君王,龍颜失色,自信不足,疑臣不忠。故用强内弱外,轮流设防,是兵不识将,将不知兵。谈臣民,疑似不忠,将有异心。这正是國家教化衰弱无用的充分体现。只有家國教育,國家教化,轮为假头摆设的时候,君臣相疑,互为猜忌。
國家教化衰弱无用的具体表现,就是民间尚贤國風的消失。英雄出自民间,商之伊尹,周之姜尚;百里奚,诸葛亮,等等等等,这是历史事实,也是生活现实。民间人才,蟠龍鳳逸之士,其人才素质素养的特点,就是自然天赋。他们的卓越才能,来自于天赋,自然 ; 他们心志肝胆,来自于內因,来自于生活中風風雨雨,奔波飘摇中,自身体验感悟。國風尚贤,國風访贤,最大的教化功效,祟尚自然,不論出身,不计贵贱,唯德唯才,國必用之。
单行的科举制度,擢才國風,是崇尚了人才的强化性。擢人才之才,而失人才之德。
科举制度的本质就是,你拿着一锭金子,对我说,你听我的话,座下来,我教你怎么做,过上几年,你按照我教你的做了,并且做的很好,这金子就是你的。科举制度,是在人们无忧无虑,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中,强化培养家国人才。他和擢用出自民间,在自然风雨中,成长起来的人才,其素质素养的本质,是有者天壤之别。
民间蟠龍鳳逸之士的本质,就是,你没有,不用管我的死活。有一天,忽然梦中醒来,在天地间,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我们相遇了,我们的心志相趣相投,我的某种能力,才能,爱好,你感觉有用了,才对我说,跟着我吧。
因此,在家国教育,国家教化刚性,合乎天地之道的时候,民间擢才,是国风的根基。只有把民间擢才,和科举擢用,二者并道,我们的家国教育,国家教化,才能真正为家国所用。
⑨
宋代,国家对文人,特别的优待,我们的亚圣朱熹就诞生在这个时代。虽然如此,拥有亚圣时代的国家,并不能改变,君臣猜忌,对敌懦弱,屡战屡败国家格局。这时候,我们的家国教育,国家教化,对于整个国家的治国功效,其实就是一种,虚拟无用的一种摆设。到了明朝,这种国家教化衰落的国势,也同样没改变多少。朱王朝对外敌的侵犯,故然是屡战屡胜,但依然没有摆脱,龍颜失色,君臣猜忌,最终迁移国都,自带精兵强将,以都守边,以治天下。
近代历史的我们,曾涌现出了不少的民族精英,他们修学海归,学富五车,读书五楼,才华卓越。精英大师们,心志革新,一腔热血,为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了永不磨灭的,丰功伟业。但如果为其人其事定性,实不能言也。说其不爱国吧,他们舍生忘死,志在建立一个新中国;说他爱国吧,他们却祟洋媚外,思想诡异,背祖叛宗;这就是,废除汉语,全改腊英;是举国一改,天下一新。这种思想,这种行为,恐怕连当年的那个秦桧,连想也不敢想出来。我们真的分不清,他们是爱国之人仁,还是恃才卖國。但可以肯定坚信,如果他们掌握了,国家权力,政权,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上下五千年的殃殃大國,在他们手里,外敌外强,人家不费,一枪一弹,不给一粒米,不供一口水,就征服了我们的国家民族;我们就心甘情愿的轮为他们的奴才。我们精甲百万,雄兵百万,拥有着世界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不过是为人家,为奴戌边。
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民族?国家民族,不仅仅是有雄兵百万,在那里戌边,封疆固土。国家民族的确立和象征,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一个失去了,自己独特语言文化的民族,何谈有国?这个时候,我们的民族尊严,国家尊严,又能够体现在那里?
我们的家国教育,国家教化,必须反思。
⑩
三, 虎患可忧
查一查现在的互联网,我们会不会目瞪口呆?暗暗汗颜?有一个外国朋友,他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数字,我国每年从事英语学习的,数达3亿之众。
请问这3亿之众的莘莘学子,有多少人能够就业?就整个中国来说,每年到底需要多少人来从事英语这个专业工作?
有人说,当今的中国,每年大约有700多万国民,离开了英语就不得活。
那么剩下的2亿多国民,怎么办?
如果我们一年的英语人才,需要700多万。这700多万的专业人才,到了明年是不是全部都死光了呢?
英语专业,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浪费。是我们的国民置于学而无用之地。
中国人,大量的中国国民,不依靠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深研自己的民族文化,以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使之疲奔于迷茫的外语苍海中,其结果又当如何?
后果堪忧!
长此以往,子教父,母传女,我们的子子孙孙,相传相爱的都是外语,那里有真心去爱我们的国语?这时候,我们还是中国人吗?还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吗?这时候,中华民族的国风又能
在那里?我们的国家民族尊严又在那里呢?
我们的国民都必须疲惫的去
学外语,我们都学会了外语,都说
着外国话,达到了世界的大同。试
问,我们到底是那个国籍的种?
人家养我们吗?还是我们自己养
自己呢?意义何在?
家国教育,国家教化,又当何如?
……
读贾平凹先生的《老西安》,更多的是,我们需要,扬民族尊严,刚人子风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