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非洲也有白人,比如原先富庶的南非,基本上算是个白人国家,但是我们日常交流所说的非洲人,大体上说的还是黑人。
有很多次,我与朋友们聊天,说起非洲,最终的讨论基本会谈到非洲穷乱差,进而推导出黑人不行这个结论。
有些人,对黑人抱有莫名的优越感,似乎黑色皮肤代表了是懒惰,本能和智力低下,这些人类普遍不喜欢的品行。
黑人因为具有异于黄种人的黑色皮肤,达不到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因此从美学意义上,不喜欢黑人也可以接受(其实黑人中也有很多美人,比如,哈莉.贝瑞)。
但是除此之外,对他们莫名的优越感,只能让人联想起令人讨厌的种族歧视。
很多影视作品,纪录片总给人一种印象:黑人处于社会底层,他们大多生活不幸,而这种不幸源自于黑人不够优秀的基因。似乎黑人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或是寄人篱下的生活在大洋彼岸的自由国度,或是活该在非洲丛林里衣不遮体,除此以外,黑人的行为都会遭受异样的目光。
真不明白,这糟糕的优越感以及背后的逻辑来自哪里,如果仅以“XX人是最聪明人种之一”这么虚飘渺的说法来合理化这种歧视,那么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则是这句话的典型反例。
我更愿意相信,普通人对黑人的误解和歧视来自于一种未经斟酌的惯性思维:因为A,所以B。
这是一种单一、短视的、甚至是简陋的思维方式。造成黑人今天这样境遇的原因怎么可能只是一种或者简单几种因素在短期的耦合作用呢?
我们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即便是此时此刻非洲大陆依然民不聊生,暴力横行?为什么散布全球的黑人中鲜有出色的政治家、科学家?
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让真相浮出水面,同时,也让我们放弃对谬误的固执己见。
《枪炮、病毒与钢铁》提供了一些可以解答以上问题的有趣思路。
作者戴德蒙,是一位一名研究鸟类演化的生物学家,虽然专业并不是人类历史,但是勤奋的思考与广泛的游历使他对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有了独特的认识,并最终完成了这本内容庞杂,涵盖生态,植物,考古,历史,地理,等内容的人类学巨著。
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思考方式,这种方式帮助我们发现哪些才是不同地区人类兴衰的终极因素,即,当地的是否适合耕种,是否有可驯化的动植物,新技术和文化是否容易交流。
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某些地区人类的发展和壮大的速度要远远的领先于其他地区,以至于这种优势产生的病毒可以代替殖民者轻易的杀死某处的原住民。
如是思考,黑人的现状似乎能够得到解答。
虽然人类的祖先源自非洲,但是非洲本地可驯化的动植物非常少,虽然大型哺乳动物很多,但是因为它们潜在的缺点(咬人,不群居),其中绝大部分无法驯化,可耕地的生态环境也不理想,所以狩猎人口长时间占据人口多数,没有良好的农业就不会有充足的农业人口,也就不会有充足的粮食来供给给非农业人口,而这些人恰恰初期简陋社会的组织者,管理者,其他手工业者,他们也是文化和科技的促进者和孕育者。
同时,其他大陆的人类发展却是高歌猛进,欧洲人,中东人,亚洲人已经进入了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很快非洲人的非洲就被来自其它地区的同类撕得细碎,非洲黑人从此失去了自主发展的权力。
我们可以简单的把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定义为人类发展的“初速度”,良好的初速度可以让当地人类快速的完成从狩猎人口转变为农业人口,进入产生文明的快车的道;而人类社会的组织型态,以及当地人类的整体性格可以被定义为人类发展的“加速度”,良好的加速度让当地的文明和科技在与邻邦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如果一个人类社会具备了以上两种速度,那么它的发展很可能在历史的长河里绵延至今,不曾断绝。如果一个人类社会不幸没有拥有这两种速度,比如非洲的黑人社会,那么它的文明进程会被不断打断,不断稀释,最后面目全非,甚至消失,最后变成某个岩洞里的壁画。
所以,所谓的人种优劣论,盲目的认为欧洲人,亚洲人天生比非洲人更聪明的观点是多么的浅薄。如果我们生长在非洲大陆,那后果可能会是:因为我们的并不健硕的体质而在非洲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很小便早夭了。
了解了黑人现状从何而来的历史路径之后,还要全面地考虑一些其他因素。这也许是黑人中鲜有出色的政治家、科学家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黑人有很好的运动和音乐天赋。运动方面的典范有,短跑运动员博尔特,篮球运动员詹姆斯,以及绝大多数的橄榄球运动员,音乐方面,有碧昂斯,蕾哈娜,以及众多rapper等。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些优秀的行业精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天赋上的,异于常人的身体素质,天籁般的嗓音。上帝慷慨的把这些天赋大把大把的撒到了黑人兄弟姐妹们的身上。
但是,在需要后天努力和外界作用才能成就的功业上,黑人就要逊色很多,比如出色的政治家,除了奥巴马,演讲《I have a dream》的马丁路德金之外,我们可能很难找出第三位黑人政治领袖(曼德拉需要历史的检验),至于黑人科学家,找出一个真是叫人抓耳挠腮。
显然,比其他肤色人种,黑人在这些行业里的成功需要面对更多的困难。
亚裔,犹太裔由于前期的从业者已经做了很多铺垫工作,或许他们前辈并不是有意要给自己的同族后辈做背书,但是他们自己在行业的功绩让旁观者觉得他们的同乡也极有可能做出同样水准的工作。如果他们愿意伸出援手提携自己的同乡后辈,那么成功将变得更加容易。
因此,日本的科学家,华裔科学家可以屡次斩获Noble奖的原因或许得到了更充分的支持。
可惜,严酷的现实是,黑人没有资格获得这种类似于“规模效应”的好处,没有人对他们的科研能力抱有十足的信心,以至于黑人更愿意将他们的精力投入的娱乐行业中,因为他们能得到更加确切的回报,无论是尖叫声还是美金。
这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事物的全貌,或许还有遗漏,但那些更为细节的因素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我们最好收起对黑人莫名的优越感,我们只是幸运的生在了华夏大地,也幸运的拥有如此之多的灿若星辰的前辈先贤们。
网络图片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