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世风尘虽恶,毕竟无法绝尘离去。最爱的,最烦忧的,最苦的,因为都在这里了。”
——《恋恋风尘》
有时候,好喜欢看这样静静的电影,娓娓而叙的人间世事,一切情感都是淡的,淡淡的悲伤,淡淡的怀念,静静的喜悦,静静的难过。
风景秀丽的宝岛台湾风光,山和水和云,破旧的老站台,生锈的铁轨,火车从村庄穿行而过,海浪拍打着沙滩,街道房屋林立,斑驳的广告牌,炎炎夏日空地上免费的露天电影播放,经典的怀旧风,展现了那个时代。
青涩的年少时光的爱情,一生铭记的美好初恋,此生仅有的那个人,因为各种各样无法言说的原因,错过,错过终生,就像陆游与唐婉的那句“错错错”“难难难”这样遗憾了将近千年。好故事总有一个悲伤的结局,美好的初恋也大都仅仅成为怀念,听过看过的太多,是不是都快要无感了?可是这一个,我还是看了好几遍。
木心的一首诗《从前慢》里有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因为爱情总是以它的忠贞才深入人心,那个时代的爱恋更是以这样的纯真静谧打动我们,人心真的很小,一人一生只爱一个人。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两个人在黄昏里一起笑看夕阳西下,这是我们以为的爱情。
所以初看时真的是很难过的,为什么结局会是这样?为什么当初花了五个月工资为男孩买下一千零九十六个信封,在离别的夜晚贴好一千零九十六张邮票、在一千零九十六张信封上小心写下自己地址的女孩,一千多天都过去了,却不能忍耐最后的几百天?
信件里,她说:“距你退伍回来的日子还有三百八十七天,三百八十七天,怎么算都好长,我在台北还要孤单的过这三百八十七天,孤单好可怕。”我在心里说,“才三百八十七天”,满是不屑。
青梅竹马的男孩女孩,同住一个小小村庄,熟识的父母早已将彼此称作亲家,因为家境贫困相继辍学来到台北谋生,工作艰苦,困难重重,因为有彼此的陪伴,便不觉难过。也会有小小的争吵,可这都是出于疼惜,满是爱意,很幸福。但男孩要去当兵了,三年。三年里由于有每一日信件的陪伴,满腔的思念在信里传递,女孩并不孤单,可是终于在一日一日的等待里,时间和距离消磨了爱情,一个老套的故事,女孩嫁给了送信的邮差。
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们最后会在一起,那又如何?
影片的风格就是细腻悠长,平平淡淡中深情涌现。没有特意渲染,从头到尾谁也没有承诺过谁什么,没有人说过一句我爱你。从头看到尾我甚至都没有哭过。
朋友阿雄要去当兵了,一群人送别,女孩被劝喝酒,人群散去后,同住的恒春仔对于女孩烫伤的手腕只是笑着说:“人家熨衣服你熨手。”可男孩瞪着她,一脸责怪,“自己不会小心,你这样子怎么回家,你妈不会担心你。”又说:“女孩子还学人家喝酒。”女生抿嘴笑笑。
车子被偷,情急之下的男孩想偷别人的摩托车来抵押,被女孩阻拦。女孩说:“你还在生我的气?我不是将我的钱都给你去还债。”男孩说:“我以后会还你。”“我才不要你还。”
男孩生病,女孩来探望,洗衣服做饭聊天,女孩离去后,男孩送至门外,一直看着她的背景渐行渐远。
临走时,男孩来道别,坐在台阶上从窗子里望着她,说:“你好了没?外面失火了。”女孩只是抬抬头,说:“我再帮你修改一下。”手里用剪刀裁剪着之前给他做的试穿之后却发现大了的衬衫,窗外失火的房顶烟雾缭绕人群忙乱,而女孩无动于衷。
送他的站台,女孩将行李一把塞在他手里,忍着泪水头也没回地跑开。
弟弟寄来的信件里,写到女孩带着丈夫回娘家,女孩的母亲不让她进家门,男孩的母亲却送给女孩一个戒指,说,“准备好久了”。
唯一动情的就是知道女孩嫁人的那晚,男孩一个人躺在床上,哽咽流泪,失声痛哭,一只手用力的砸着床板......
小小的细节是,男孩回家后,穿着的,是那件衬衫。
连夜赶贴邮票的镜头,最后全被删掉,因为觉得太煽情了,而且没有人相信。
这些事说起来,会让我们都感到叹惋的,然而生活不只是叹惋。
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吴念真,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根据他的亲身经历而写。我以为那是一段让人每每谈之哽咽的往事,但生活毕竟是生活,不会这么矫情。在另一篇描述这篇小说的随笔里,他说,“我在金门的最后时间里,她就跟别人结婚了。那时候很生气,很想回来问为什么,后来想想,又觉得我之前也没有承诺说要娶她......她既然都成了别人的太太,又能改变什么呢?”是她自己的选择。
远在他乡的人将会明白,那时不比现在,没有随时可得的消息和电话,一日日的等待是多么的寂寞和无聊。其实孤单真的很可怕,年幼的女孩也的确没有必要去守着一个没有承诺的未知的未来。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善良体贴的邮差,在恰当的时候来到她的身边。怎么去责怪呢?不管对谁而言,就像男孩的阿公说,“这是缘分,不能勉强的”。
而吴念真的笔名,就是因为那个女孩叫做阿真。妹妹在帮他投稿时将“吴文钦”涂掉,写了“念真”。
可是我们都要好好生活,谁会真正的一直沉浸在往日悲伤里,时间流逝,当事人的心境也会改变好多,谁能一直念真?因为对往事的追忆写下了这篇小说,他说,“完全没有想到这会造成以后恋爱的困难,没想到它会变成婚姻的障碍,也没想到侯孝贤有一天拿来拍电影,而且拍得还不错。所以搞成这样真的很烦,拍完后有人到我家访问时,我太太气得要死。不过她后来习惯了,结婚后只要有人打电话说‘我找念真’,她就说:‘等下!’如果有人讲‘我找文钦’,她就说:‘你等一下哦。’”这样真性情的太太,让人忍俊不禁,猜想他一定很幸福。
后来作者致电报社说要改掉那个笔名,只是因为“念真”二字已被读者熟知,不好更改,就听从报社的建议加了“吴”,也就是“无”。无念真,是真的不念了。时间可以消磨女孩对男孩的爱情,也当然可以平复往日男孩的悲伤。即使没有爱情,大多数人最后也会找一个可靠的人度过一生,爱情就这样深深埋藏于心,留作美好回忆。没有幸不幸福,公不公平,平平静静的柴米油盐,这就是生活。况且日久生情,一日日的陪伴将会产生难以替代的感情。
影片中,不只是爱情,还有男女主角和其他朋友间的互相关爱,兄弟姐妹的情谊,小村庄人的淳朴生活,老而善良的阿公,这些平平凡凡的小人物,真实努力的生活着。还是剧本中最后一句给了最好的解释,“人世风尘虽恶,毕竟无法绝尘离去。最爱的,最烦忧的,最苦的,因为都在这里了。”是对于生命的坚守和自知,要认真去看。
“我一辈子没有拉过她的手。”

在此附上作者随笔原文:
“现在再回头看那一段,真的是青春的沧桑啊。我想每个人如果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在心里面记着也不坏,不然白走了这一遭。特别是几年后又一次开车去加油碰到她,两个人就在那边聊天,一切都成为过去,就讲自己的家庭怎样。
她后来命运不是很好,她的先生生意做得不好。她打电话跟我借钱,说她儿子在日本念书没钱,要我借给她。我说好啊好啊,没问题啊。她竟然跟我讲,我欠你的钱等我退休时用保险金还你。我就用很脏的台湾话骂她,就像年轻的时候骂她一样。
后来就是这样,好几次帮她渡过难关。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参加一个婚礼。人家知道我们的事啊,说:怎样,现在看到阿真,会不会心脏咚咚咚。我说不会啊,我现在看到她心想还好没和她结婚。
人家问为什么,你怎么这样讲。我说我这样辗转发现旁边睡了一只大象,我会觉得很可怕——她后来变得很胖。因为很熟悉,所以非常亲近,可以开这种玩笑。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
我一辈子没有拉过她的手。”
——吴念真《恋恋风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