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件事,第760天#
亚马逊发布的2020年中国Kindle付费电子书销售城市榜前十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位列前四,付费电子书人均购买量城市榜前十中,北京、深圳、上海和厦门位列前四。
大约可以看出来,经济越是发达的城市,读书籍的需求也越大。
成年人的学习,大部分来自于阅读,另外就是各种培训会议。从成本上来说,读书学习的成本就是一本书的价格,大约几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培训会议的成本要高一些,一般三天的培训大约在四五千元,高一些的有一两万的,也有更高的。再加上差旅费和食宿费,成本要远远高于读书。
既然读书学习的性价比这么高,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要去参加各种培训呢?一种原因是体验不同,在线下的培训班,你除了感受老师带来的课程之外还可以结交一些朋友。这是读书很难有的体会。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有的人很难从书中学到作者的精华,导致读完书之后不久,就把书中的内容彻底忘个一干二净了。更别提把书中的知识用到工作生活中了。
为什么我们读书学习的效率很差呢?
瑞·达利欧在《原则》中说:“不管我一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无知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怎么做。我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是它帮助我发现真相是什么,并据此如何行动”。
原则,底层的基本规律,这才是我们发现真相,指导行动的最有效的东西。每本书里面都会有一些原则或者底层的基本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原则和规律,并让它们来指导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不能排斥书中的观点。大部分人只要发现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大相径庭时,第一反应就是排斥,接下来就是反驳。其实这是一种被称为习惯性防卫的心理学现象,当我们感受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这时候,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
遇到不同观点,先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一下,然后以自己的经历来衡量。如果按这种观点来行事,过去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的更好,未来如果遇到什么事情的话可以这么去做?只有你从书中的观点收益后,书的价值才真正体现了出来。
其次,就是以教为学。自己学到了是假的,只有能教给别人才是真的。在教的时候,你会试图把一个概念,一个原理,一个过程,用自己的话讲清楚。也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讲得出来。我们时常说:话到嘴边说不出。其本质还是肚子里没货。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学到一点儿东西就可以给别人讲,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愿意听。因此,可以自言自语,用手机录下来,然后自己听一遍,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讲清楚了。
最后,就是刻意练习。有些知识看一眼就会知道,有些技能则需要不断的练习。就拿游泳来说,知道游泳的方法没用,得到水里去练习。读书也是如此,要对书中提到的技能进行练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的捷径就是对书中的观点和原则进行深度思考、讲出来,多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