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人生而自由,却最终逃避自由

人生而自由,却最终逃避自由

作者: 变强方法论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12:48 被阅读0次

    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

    ——萨特

    萨特

    自从人类发现自我,并且开始了解自我,人类就开始了歌颂自由,追求自由的历史。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的最高价值在于自由。这种自由,是人选择和造就他自己地位的力量,是神赋予人的礼物。也让人选择了和动物所不同的存在方式。这种观点把人从神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人类除了歌颂伟大的上帝之外,也开始意识到上帝所造之物“人”的伟大。

    可是斯宾诺莎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它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片面地抬高了人的地位。人们是不可能有自由的,自然之中没有偶然,一切自创世之始就被严格决定。就算人类拥有自由,那也是认识到了必然的存在,从而顺应这个必然的自然而获得自由。

    为了使不幸的人类重新回到平等的状态,卢梭相信,惟有服从自己制定的法律,才是自由。可是服从,不就意味着没有自由吗?

    不,康德说,自由与服从并不矛盾。我们服从的是运用自身的力量,为了自身目的而制定的规则。这是自律,也是自由。自由和自律本质上是一致的。自律是为了道德而存在,道德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是理性的,而理性存在的人总是自由的。可是人的自由从哪里来?自由本身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谈不上从哪里来。

    黑格尔同样认为自由与道德密不可分。道德是法律的非强制形式,却享有和法律同样的地位,或者说,法律本质上就是从道德上派生出来的,而法律与道德的统一,其实际上就是意志自由充分实现的表现。

    可是啊,萨特发话了,你们这帮老学究,说来说去要么将自由与上帝挂钩,要么把自由和道德法律挂钩,这样的自由算什么自由?

    自由和上帝无关,和道德法律也无关,人在诞生之前就是自由的。这里的“诞生之前”并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是逻辑上的先后关系。“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并不是先存在于这个世界然后才是自由的,而是,人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人是自由的。

    存在先于本质,而决定人本质的存在是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人的任何存在状态都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我们虽然是在各种条件下进行选择的,但是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我们自己的主观自由选择。哪怕我们身处监狱,我们依然可以选择越狱,选择看铁窗外的风景发呆,或者观察墙洞里的老鼠在偷吃自己的面包。

    环境、教育、遗传、性格这些因素都属于过去,它们对人发生作用,那也是人自己选择的结果。并不是过去决定现在和将来,而是人自己选择了一条道路,通向未来。

    尼采说:上帝死了。上帝已死,意味着什么事情都是容许的。人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事情,因为没有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来约束他。

    可是,人虽然拥有的绝对的自由,而且人人有自由,不用再像启蒙运动的先驱那样追求自由,为自由献身;但是人并不因此而欢欣鼓舞,而是陷入巨大的迷失和恐惧之中。

    因为绝对的自由意味着绝对的责任,死掉的上帝不能为人分担责任,也不能为人承担痛苦。人要为自己当下的处境,为自己的自由选择承担所有的后果,既不能怪罪给命运,也不能归结给客观环境。人失去了依靠,需要独自抗起对这个世界的责任。暴风雨扯烂了人一直依靠的小木屋,将人直接暴露在天地之间。

    于是,人不再向往自由,热爱自由,而是千方百计地逃避自由。因为人承担不了自由带来的重担,而且这个重担人无法摆脱,存在即意味着自由。

    由此,人开始了自我欺骗,他们说服自己不能做出自由选择,他们把责任推给客观。

    暴风雨中的旷野里,人们捡起老木屋的木材,希望为自己构筑一间新木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而自由,却最终逃避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wc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