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干酒醉,洗脚上床,哪管门外有斜阳。
这是出自齐白石的《网干酒罢图》,用于丹的一句话说就是,如此大彻大悟之境界。我能想到与齐老爷子画中人相较伯仲的人,也就是周庄梦蝶的周庄了。
在越来越注重网络社交的现代社会中,有各样的渠道能展示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你想做个好玩有趣的人,可以在抖音上伴着音乐节奏拍个10几秒的短视频。
你想吐槽求助以及无病呻吟,可以在微信朋友圈上实时发泄喜怒哀乐之情绪。
你想当个文艺青年,微博上的140余字,也是足够抒发才情的一席之地。
而在整个社交的大圈中,能让人印象深刻的确实两种人。
一种是任何情绪、状态都要随时随时晒出来,一天晒得状态抵得上普通人一两个月的量。
而另外一种是,几乎很少晒生活状态,但是他就在那里。
别人说,秀恩爱的人不一定是幸福的,因为幸福的情侣都忙着和彼此享受快乐的时光,没有时间发朋友圈。
而第二种,也是,他们有这充实而愉悦地生活,无需周围人点赞的那种生活。
不晒生活的人,知道自己专注对待所对应时间阶段的事情。
我有一个以前的的男同事,和他共事的时候发现他有一个很有趣的行为。就是每次周末或者节假日休息的时候,他都会在朋友圈说明“休息中,手机不在服务中,某某时刻开机”,每一次他休息的时候都会这么发,除此之外也几乎没有见过他发其他内容,另外他的微信朋友圈只有三天可见。
然而,他的业务量是我们整个产品组里最高的。
他每次在工作时不遗余力的认真工作,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休息,所以在休息之前把所有的工作业务都尽快处理完成。
而在休息时,他也同样给了自己足够的专注。年轻的时候一直以为,一直为工作待机是一种更尽职,也更有效帮助工作的方式。
但现在,如果可以,我想听前辈的话,工作时踏实努力,该休息是认真荒废。
生活中的有趣,不是晒出来的那些图片和文字,而是自己感受到的乐趣。
姑娘小媛是我的朋友,一个喜欢吃饭、爬山和旅游的姑娘。
我曾今和她一起爬过山,吃过饭。每次都是在和她一起玩的时候,我才了解到这没见的半年她又去爬了几次北京的香山、去过了青海、登上了泰山,下一步计划去韩国思密达。
不经常联络的我们,我始终无法从她的微博、朋友圈中看到她行走的行程版图。
多少次我都想问她,你怎么去一个地方都不拍个照,定个位,再发个朋友圈呢?但我都忍住了。
因为在每次和她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去过一个地方,很多人通过晒图晒状态来告诉别人自己到过这个地方而丢了很多时间自己去欣赏周边的风景。而她是知道自己去过,那些经历的是她自己所拥有的,她的心灵足够清晰明了。
我们去了一个地方,看了那里的风景,遇上的那些人,在我的自己的生活里,不在别人的评价和点赞里。
生活是来过的,不是来晒的。我们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相遇相知的美好和相亲相爱的人分享,让他们也得到一份快乐。
而不是,晒向陌生人,得到一份点赞和羡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