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太和少年外孙住在一起,女儿离异之后就在老人的生活里消失了。女儿在另一个遥远的城市,也许有另一个家庭,也许没有。女儿几乎不会回来,也许被另一个家庭牵绊,也许只顾自己逍遥快活。总之,她没有承担抚养儿子的责任,老太太一手将外孙带大。
祖孙俩居住在一个杂乱局促的屋子里,老太太经济并不宽裕,靠照顾一个中风老头儿赚取生活费,以供养上中学的外孙。中风老头儿和她年龄相仿,家族成员挺多,有女儿女婿也有孙子,但是没有人有时间或意愿照顾他,于是,这成了老太太的生计。她要给老头整理内务,还要帮老头定期洗澡,而且是全部流程。老头儿有比较好的福利保障,对老太太出手挺阔绰,常常给予令老太太满意的小费。但是有一天,老太太发现了老头对他有想法,于是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与此同时,外孙在学校摊上了大事儿。6个小男孩组成了“6人帮”在为期半年的时间里对一个同校小女孩施暴,并最终导致小女孩从一座高桥上落水自杀。小女孩生前的日记披露了自己的死因,6人帮的前途受到威胁。为了保住自己孩子的前程,6人帮的家长们决定和受害家属拿钱私了,并商定了每家需要出的钱。于是,拮据的老太太面临着一笔无法筹措的巨款。走投无路的时候,她想起了对她不轨的工作对象……再与此同时,她的老年痴呆症已经越发严重,不久的将来,她将失去对这个世界的全部记忆。更为严重的是,这个吃饭时连筷子都不愿意自己拿的外孙丝毫没有对被害者的忏悔,她已经无力阻止这个少年走向命运的深渊。为了不会出现下一个受害者,老太太把外孙送上了警车,然后走向了那座宿命的大桥……临别之际,她终于在“诗歌培训班”上交上了用全部人生写成的一首诗歌……
这个情节来自于一部电影,名字叫《诗》,导演李沧东。因《燃烧》而赢下戛纳金棕榈,曾是个作家,因侯孝贤作品《风柜来的人》而开始拍电影。
由于出身于作家,《诗》充满着不少非电影手法的文本表达,有时让电影的神有点散,但幸运的是,在影片的结尾,当惨死的小女孩和同样悲情的老太太声画合一的时候,诗的文本把影片意蕴彻底推向升华,完完全全统治住观者的情感,把影像的诗意渲染到极致,文本依托于影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只有文学底蕴强大的导演才能达到的境界。
影片探讨的养老和教育的问题是极其现实,也极其伤感的话题。当一个人老去之后,身体不再受自己的控制,意识也有涣散的一天,伴侣也不一定健康或者健在,儿女有事业和各自的家庭,有的还不一定在身边,即便在身边也不一定有时间、金钱和耐心,老去的生命到底怎么办?生命将如何有尊严的失去?每个人将如何走过这个悲伤的旅途?
以前和不少人聊过这个话题,高学历文明人们有的给不出答案,抱怨社会保障体系缺失;有的海龟在国外吃了几年洋面包抱怨国内养老观念陈旧;有的会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并表示愿意多花钱。但是,如果再碰上片中那个身在异乡、常年不来看望老人儿子的子女呢?她也许由于逍遥所需或者家庭负担,还不一定能够出得起钱。
而教育的问题则更加残酷,家庭残缺,教育方式畸形,成长环境恶劣,交友不慎,一时失足……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最后输出一个次品,一个危害社会的定时炸弹,受伤害的不只是自己的家庭,更可能是别人的生命。如同美剧《大小谎言》里妮可·基德曼的家庭,老公有暴力倾向,时常在家里对她摧残,孩子潜移默化受到影响,于是在学校里伤害别的同学,并连环引发多个家庭被卷进这个家庭的悲剧。
李沧东借助《诗》给社会出了一个难题,然而他只是一个作家,一个导演,他无法给出答案,于是就把剧情推向了极致。这个极致的结尾其实也很现实,有时现实比他的结尾更残酷。记得前年曾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年逾八旬的老太太杀死了自闭症的儿子然后投案自首,这个真实事件岂不是比剧情更加极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