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通灵术的诡计-心理学陷阱

通灵术的诡计-心理学陷阱

作者: 春寒1215 | 来源:发表于2016-09-16 11:30 被阅读114次

《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这本书看过有一段时间了,重点想分享一下几个心理学的陷阱。

作者是理查德·怀斯曼,英国赫特福德大学教授。伦敦大学心理学学士,爱丁堡大学心理学博士,曾获剑桥三一学院Perrott-Warrick奖学金。具有“英国大众传播心理学第一教授”的头衔,心理学家中的怪才。

通灵术,有点类似于我们国内的算命先生。他们能未卜先知,为你指点迷津。但书中将这类所谓的异能放在放大镜下剖析,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人类本身的心理缺点。为了更好地研究,作者对一位通灵者D先生进行了全程跟踪录像,其中一位志愿者叫丽莎,我们看一下通灵术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D先生此前对丽莎一无所知。他先让她伸出右手,掌心向上,再用放大镜认真地察看她手掌心的每一条纹路。接着D先生开始描述她的个性。丽莎听后,点头微笑。又过了一会儿,D先生让她洗一叠塔罗牌,说完把牌放在桌子中间。D先生一张接一张地将塔罗牌翻转过来,然后一张一张解释。大约过了3分钟,他告诉丽莎,她有一个哥哥,并详细地描述了他的职业生涯。又过了几分钟,D先生说,丽莎最近和爱人的关系破裂了。

对丽莎的通灵阅读持续了十几分钟。当她离开实验室后,我采访了她。丽莎说D先生果然与众不同,对她的性格、最近遇到的困难以及她哥哥的职业生涯都描述得相当准确。当我要求丽莎给D先生的通灵阅读打分时,她给了满分。

究竟D先生真的那么神?还是有其他奥妙在呢?D先生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超能力。事实上,D先生大半辈子都在从事“冷读”工作,伪装自己有通灵的能力,而且他还十分乐意向大家解释他的伎俩。D先生运用了六个心理技巧,就取得了看似不可能的神奇效果。

1.-乌比冈湖效应

人们对于自身的性格和能力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态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作家、幽默家盖瑞森·凯勒在其作品中虚构了一个小镇——乌比冈湖小镇。根据凯勒的描述,乌比冈湖小镇位于明尼苏达州的中心,在19世纪的地图上找不到。在描述不存在的小镇乡亲时,凯勒说:“所有的女人都很好强,所有的男人都很好看,所有的孩子都不同凡响。”虽然是开玩笑写的,但凯勒的描述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原理,现在被称为“乌比冈湖效应”。

大多数时候,你的决策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你的大脑会开一下小差,让你失去理智。心理学家发现,产生非理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源自一个奇特的现象,称为“自我本位偏见”。我们都有一个脆弱的自我,它会用不同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不被外面残酷的现实所侵害。我们将成功归功于自己,将失败怪罪于他人。我们欺骗自己,夸赞自己举世无双,比一般人都要能干,而且将来还能发大财。这些自我意识听上去可能有些夸张,但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可以给我们做出诠释,那就是研究每对夫妻,估算他们干的家务活的比例,结果每对夫妻估算的比例相加都会大于100%。如果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所干的家务活,同时忽视伴侣所干的活儿,那么就会表现自我本位偏见。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自负对你有好处。它使你积极向上,促使你在清晨早起,帮助你应对命运的暴虐,并在遇到困难时说服自己继续向前。例如,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自身的性格和能力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态度。94%的人认为,他们的幽默感高出普通人的平均水平;80%的司机说,他们比一般的司机驾驶技术更娴熟(包括那些因为交通事故躺在医院里的司机);75%的商界人士认为,自己比一般的商人更有正义感。当涉及人格时亦是如此。向人展示并使人确信自己的积极乐观,令大部分人误以为自己比一般人更富有责任感、协作能力和内涵,更可靠、独立、体贴、友好、礼貌。在我们的余生中,这些幻象将会成为我们获取快乐、成功和适应能力所付出的代价。

一个好的冷读通灵师会帮助你激发这种自我意识,他们会告诉你,你很棒。D先生的通灵阅读可谓奉承满盈。通过快速扫描丽莎的手掌纹路,D先生说她具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创作才华,并且观察入微。D先生还告诉丽莎,其实她也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通灵师,因为她的直觉很灵,更重要的是她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伤害别人,她是一个很懂得为他人着想的人。每一次丽莎听到D先生的赞美时都非常受用,认为D先生说得对极了,这完全应验了“乌比冈湖效应”。

2.-“达特茅斯印第安人队与普林斯顿老虎队效应”: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们想看到的。

1951年,美国大学生足球赛,达特茅斯印第安人队对阵普林斯顿老虎队。这是一场非常粗暴的比赛。在整场比赛中,普林斯顿一个队员的鼻子断了,达特茅斯队一个队员的腿断了。然而,两所大学的报纸对这场比赛的评述截然不同。达特茅斯校报认为是普林斯顿的队员在搞鬼,而普林斯顿大学的记者则认为达特茅斯队应对此负主要责任。这是媒体的偏见吗?出于好奇,社会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哈斯托弗和哈德利·坎特里尔分别找到了观看这场比赛的两个大学的学生,并询问他们现场的状况。采访结果显示,尽管他们看的是同一场比赛,可这两组学生由于关注点不一样,比赛的观感也大相径庭。比如,当被问到是不是达特茅斯队的队员抢先动粗时,36%的达特茅斯大学学生选择“是”,而86%的普林斯顿大学学生选择“是”;同样,只有8%的达特茅斯大学学生认为自己的球队没有必要动粗,而35%的普林斯顿大学学生认为达特茅斯队的队员完全没有必要动粗。不单是一场比赛,研究者们还在很多场合发现这种“选择性记忆”的现象:当信念很强的人被问及争议性话题时,他们往往只看到他们想看到的。

这种“达特茅斯印第安人队与普林斯顿老虎队效应”也有助于解释丽莎通灵阅读的成功。当D先生第一次察看她的手掌时,他从多个角度描述了丽莎的性格,其中很多描述都具有两面性。比如他告诉丽莎说,丽莎是个很敏感的人,同时也非常脚踏实地;又说丽莎在别人眼里可能有点儿害羞,但其实她是敢于直言的人。同样的道理,达特茅斯印第安人队队员与普林斯顿老虎队队员只记得那些他们早已先入为主的比赛画面,丽莎也是有选择地听取了D先生对她性格的描述。换句话说,她只听到她想听到的,而那些不正确的描述,她就当没听到。

怎么样?上面两种情况你有没有遇到过呢?在家庭生活中,是不是经常抱怨另一方付出太少?在别人对自己给予客观评价时,是否有选择性过滤的毛病?今天先分享这么多,明天继续另外4个技巧。

相关文章

  • 通灵术的诡计-心理学陷阱

    《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这本书看过有一段时间了,重点想分享一下几个心理学的陷阱。 作者是理查德·怀斯曼,英国赫特...

  • 通灵术的诡计-2

    前面说到了前两个心理学的技巧,这里再说说第三个心理技巧。 3.-“福克斯博士效应”:人们善于在一个毫无意义的形状中...

  • 我的术法

    我会一种通灵之术, 可以预见未来。 我会一种通灵之术, 可以看到在远方的你。 尽管...

  • 通灵术

    通灵术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记得有一天,我堂哥从电影院门口经过,我问他上哪去,他说要去找朋友借钱,他打算开一个“...

  • 教你如何不被忽悠——《对伪心理学说不》笔记

    提到心理学,你可以说出什么?可能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可能是通灵术,还是性格色彩?潜意识?内在孩童?如果你...

  • 心理学的诡计

    1、做人应量力而行,无须死撑 2、真正的聪明不要说出来 3、树大招风,不要争做第一 4、学会因势导出危局 5、人情...

  • 心理学“诡计”

    当一个人的某项技能很厉害的时候别人打不过他时,比如打台球。你试着唤醒他的失败体验,骗他说出当时的失败细节,所思所想...

  • 通灵之术-IoC

    今天来学习下IoC的概念,IoC是随着近年来轻量级容器的兴起而逐渐被很多人提起的一个名词,它的全称为Inversi...

  • 【忍者法阵】

    十年回忆重启,等你守护木叶,《忍者法阵:通灵之术》,开!

  • 近代中国催眠术,从通灵到心灵

    文:书侠麦克元 催眠术,从通灵到心灵。 催眠术是个什么玩意儿?科学还是伪科学?我的认知里,催眠术好像巫术一般的存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灵术的诡计-心理学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zb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