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开智读书会
教你如何不被忽悠——《对伪心理学说不》笔记

教你如何不被忽悠——《对伪心理学说不》笔记

作者: 要饭熊 | 来源:发表于2015-12-04 19:02 被阅读2454次

        提到心理学,你可以说出什么?可能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可能是通灵术,还是性格色彩?潜意识?内在孩童?如果你真的认为它们都是心理学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哦!基斯•斯坦诺维奇写的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就像一把利剑,毫不留情地对伪心理学做出了批判,也对心理学的发展现状表示了深刻担忧。但我觉得这本书的可读性还不仅限于此。因为它也可以换个名字,叫《教你如何不被忽悠》。请记住这件判断心理学真伪的尚方宝剑吧,它叫——批判性思维;它万能到当你听说任何一个信息想检验其科学性时,都可以用来试一试。

    一、心理学大声喊:我是科学!

          开篇中,斯大爷就用“充满生机”一词对心理学进行了描述。这里,他不是意指心理学前景大好,而是揭示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如牛毛(成人、儿童、精神病患者、康复心理学等等),进而造成了心理学看起来又像社会学又像教育学又像生物科学。而且心理学往往和世俗文化、宗教等相冲突,这种尴尬处境给伪科学利益集团带来了可乘之机,他们极力淡化心理学的科学性,妄图借着心理学的外衣对消费者们的钱包洗个澡。

          那什么是科学呢?科学有三个重要特征,缺一不可。第一,系统的实证主义。简要说来就是要立足于观察,而且是系统地观察,任何闭门造车坐井观天出来的学说都不能算。第二是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斯大爷把同行评审称作科学的最低标准,换句话就是说,哪怕你发个同行认可的核心期刊也行啊!可就连这一最低标准,很多伪心理学都达不到,请回想一下,难道他们拿出来的不都是些报纸的头版头条吗?第三,可检验的理论。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以解决的,可以明确具体的问题。接下来,斯大爷用一整章(第2章)讲述了可检验理论——证伪标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想象这样一个例子:一名神医宣称自己可以治好癌症,但我们都可以想象得到,不是每个癌症患者都能在他的手下痊愈。但这位神医时这样为自己辩解的:治好了的是因为我医术高明,治不好的是他们病入膏肓。这位神医的神奇解释,我们就认为不具有可证伪性。弗洛伊德的理论不被心理学认可也缘于此。他建立起一套复杂的概念结构,看起来能在时候解释人类的行为,但永远无法做出事前预测。

          在我们的脑海中,总觉得心理学和哲学、宗教、心灵鸡汤有神似之处,是因为我们混淆了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第3章)。科学进步的关键在于放弃本质主义,接收操作主义。举个例子,本质主义上的“焦虑”一词,可能是指“不时会感到的不舒服和紧张”,而科学上的“焦虑”则是要依靠问卷和一系列生理指标测评来断定某人是否是焦虑。我们常常要求心理学回答“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何为宇宙的起源?”这种问题,但很遗憾,这些本质主义的问题没有任何科学可以回答。

    二、伪科学的两件外套——见证和个案研究(第4章)

          “十个专家不如一个邻居大妈”,身边人的意见和体验常常左右着我们的选择甚至三观。就算购车网站或权威杂志对别克君威的评价是多么高,好哥们的一句“我一朋友买了这车特后悔”可能就足以让你再三思量。这就是见证和个案叙述的魔法。它们的共同在于都是孤立事件,无法进行比较;它们毫无价值,因为我们都被“安慰剂”蒙蔽了双眼。安慰剂效应促使科学家创造了著名的“双盲实验”,通过给予实验组和对照组貌似相同的药物来观察对比结果。在试验时,心理学家通过控制每一个可能影响结果的原因(第6章)来保证实验的有效性,但是即使这样严谨,也不能保证各个实验的结果是一样的,甚至连近似都有可能达不到,甚至会有矛盾。难道费了这么大力气却得到不一样的结果,那结论不是就不能用了吗?非也。科学家不都是爱因斯坦,也不会天天提出震撼的相对论,科学看重的是聚合性证据(第8章)。相反,我们要警惕伪科学所不断向我们吹嘘的“重大突破”和“重大飞跃”,只要大量实验得到了科学共识,我们就可以认可这些有些许差异的试验得出了相关结论。

    三、人类的不理性让我们常犯哪些错误?

          人类不是完美的,更不是天生就时时刻刻保持理性的。斯大爷指出了我们常犯的三大错误:

          1、因果混乱(第5章和第9章)。因果混乱的三个表现是颠倒因果、误认间接原因为直接原因,以及忽视多重原因而只追求唯一的、让人们感兴趣的原因。我们只看到了骆驼被稻草压死,但忽视了骆驼可能并不健康。

          2、概率推理(第10章)。回想一下伪科学的两件外套吧,我们常常用自身体验和旁人例证对科学理论加以评判。科学家说活到85岁的人只有5%吸烟?不对!我三大爷一天三包活到90!我们以为心理学可以给我们准确无误的答案,但心理学揭示的所有事实和关系都是用概率来表述的。我们很少觉察到,我们最坚定的信念是建立在多么脆弱的事实基础之上。我们心中总是用赌徒概率去解释种种现象,认为自己流年不利,认为自己霉运连连应该否极泰来,但在科学面前这一切都是然并卵。无论你已经掷出硬币反面多少次,你下一次得到正面的几率依然是50%。

          3、偶然性(第11章)。人们有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甚至在脑海中预设了因果关系,心心念念的认定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存在关联。人们也常常相信“好人有好报”这个说法,但偶然性无情地告诉我们,好事坏事都以相同的概率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同样,心理学家也绝对不能自诩能够预测每一例个案的行为,更不能用“你现在的状况就是由于你幼年某某经历所导致”这样武断的话来进行解释。

         读到这里,你可能对心理学失望了,它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那它有什么用处?难道不应该是学完了心理学我就可以知道我是哪一型人格?难道不应该是我可以知道我老公的行为反映出他有什么潜意识?难道不应该是如何有效克服焦虑提升正能量?斯大爷告诉我们,学习心理学的好处在于可以更好的理解他人,更加全面和精确地认识到哪些原因决定他人的想法和行为;而读完这本书后,你可能还是不知道除弗洛伊德以外都有哪些心理学大牛,你可能依然记不住人生发展阶段论,但你肯定拥有了那把尚方宝剑——批判性思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杜七:如果不读本书,或者类似的书,自己有些时候还真以为自己的很多想法、判断真的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结合《思考的快,与慢》,还有《超越智商》,让自己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真正做到思考”。

      本文标题:教你如何不被忽悠——《对伪心理学说不》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vs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