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学生阅读的现状
自主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管理自己学习的方法,它能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对课堂教学起促进作用。阅读习惯是学生坚持阅读,获取信息提高阅读能力的行为。自主阅读习惯养成,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具有良好阅读习惯,如泛读,默读,心读等阅读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学生自主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近期我们对我校八年级所有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全部八年级的学生 只有23.5%英语阅读有兴趣,并坚持阅读。而46%的学生对英语阅读兴趣不大,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做阅读。还有30.5%的学生对阅读没兴趣,很少阅读,或几乎不读。单单这个数字就足以说明我们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也正是学生英语成绩不高的原因所在。细致调查,其中一少部分学生英语阅读水平不错,且具备一定的潜力和可塑性,他们的阅读积极性高,养成了较高的阅读习惯,而大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较差,随着阅读量加大,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结构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高,学生确实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较弱的现象,其中影响他们阅读效率的主要因素:
(1)语言因素限制了英语阅读的形式,语言因素指的是:字母、单词、短语,习语、语法规则等。
(2)非语言因素阻碍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非语言因素,包括阅读习惯、阅读心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学生领到阅读任务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忽略带着问题去阅读。而是直入主题的阅读。这样就会容易影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的效果。还有些学生经常习惯性的用手指,笔等指着单词进行阅读,这就容易使学生把精力只集中在单词方面,忽视了文章所反映的信息内容。还有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陌生单词,第一时间不是通过上下文来推测词义,而是不时的频繁的查阅词典,使得文章支离破碎,极大的影响了阅读效果。并且很少有学生在阅读期间做标记。而且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客观上不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少学生在阅读时还缺乏信心,或者急于求成,心情急躁,对于英语阅读有一种恐惧心理,这些不健康的阅读心理,同样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发展。
二、课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次选题的意义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英语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为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每次的英语测验中,减少因阅读理解失分的情况!提高我们学校整体的英语学习成绩!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分析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找到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英语阅读的习惯。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1)改进和完善阅读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获取信息,掌握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2)扩大学生阅读的数量,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想,在扩大学生阅读数量的同时,尽可能多的截取信息来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跟上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
(3)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只有掌握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我们的研究就是选择一些简便易行,成效显著的阅读方法,向学生推荐,使学生的阅读活动有法可依,能增进他们取得良好阅读效果的信心。其中包括略读、默读、跳读、扫读、猜读等!
(4)中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方法,首要在于选择读物,要从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其次是对理解程度的要求要适当,对同一篇读物随阅读遍数的增加,再进而提出进一层的理解要求,使学生经过几篇阅读之后达到较好的理解程度,另外是对阅读速度的要求。逐步训练使学生掌握略读、默读、跳读、扫读、猜读等方法,以增进阅读的速度,同时要让理解与速度得到很好的协调和谐发展。具体为:
研究七年级阅读材料的形式及指导方法。
研究八年级阅读训练问题的设置及阅读量的增加。
研究九年级在阅读方面的技巧和应试能力。
四、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根据课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扎实开展行动与研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2)观察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学生阅读训练,参与的兴趣,达到的效果以及阅读方式和频率。
(3)问卷调查法。
自制问卷,以问卷调查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阅读时都有哪些习惯及方式?
(4)案例分析法。
对比较典型的阅读教学的材料进行分析,对学生阅读个案进行对比,直观的体现研究情况。
(5)你实验班和非实验班进行前测,在通过对实验班,非实验班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及学习习惯的后侧。运用适当的测试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五、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实验周期为一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