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总共26章,主要内容涉及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期处于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民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大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说:“只有那些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至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说:“富裕和显贵都是人人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如何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其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之矣。”——孔子说:“我没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施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一样,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4.9子曰:“士有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故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说:“为了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怨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