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莫过去访问行业的高手或领头人。
前天我们去南海的一家中药制药公司与公司的制药顾问徐教授聊天,了解到中药饮片制作的基本环节,也知道行业的规模与前景。
徐教授提到中药饮片的制作一过程还是要遵循传统工艺流程,只是现在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提高了生产效率。要发展这个行业,制药人才还是很关键的,要成为行业的人才,首先要热爱这一行,耐得住寂寞,愿意投入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也要看重这种工作的价值。
他说中药制药行业的人才主要还是来源于医学院的培养,还有化学和生物专业的培养人才,也可以进入这个行业。
他特别提到目前公司制药的有些工种还是很原始的劳作形式,就像农民种田晒谷收成一样,要做些比较粗重的体力活。而有些工作就是要工人操纵机器,学会看数据,进行各种实验的操作。在这个中药制造业里面这些人也是有它的需求的。至于高端的药品研发的人才,还是有较大的缺失。
他也借助这个机会,传达他对医生的一些看法,医生就应该用最便宜的药,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用老百姓认可的方式,能够解决他们身上的疾苦,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功德,值得我们去用好老祖宗的传统瑰宝,在新的时代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医药人员也要找到中草药合适位置。
他对有志于从事这一行的年轻一代的勉励就是:一定要热爱这个行业,珍视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很好的将其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我与教授聊天,最大的感受是他对行业发展现状了如指掌,有忧虑,有激奋,也有无奈,但总体是乐观的,对行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他作为一个70多岁的老人,依然精神奕奕,在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来指导公司的制药发展,而且向普通民众进行必要的知识的普及和讲解,用他的知识经验来帮助更多的人,这是很值得我们尊敬的。
他的谦恭健谈,还有深含的善意,一种对后进的提携之意,对他人的尊重,温文尔雅,这应该与他多年的教师生涯有密切关系。这个工作给他带来的是一种对行业的总揽和前瞻,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行业依然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我们未来的年轻人,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祖国的传统瑰宝,真正服务大众,造福于百姓。
通过这次访问,我觉得这个制药公司的能够较快地发展壮大,是因为它是有一定的背靠合作单位,中药饮片的销售是跟几所大的中医院有挂钩的,使得这个公司的发展有它的稳定性。
这个公司选择招聘的员工,是分了各种层次的,有比较低端的,如洗药、晒药的工人等,也有操作各种机器,进行各种检验的人员,当然比较高端的制药,就需要经验与技术较好的师傅来完成整个制药的流程。当然公司需要有相应的管理人员,还有其他方面的医药顾问之类的人员,这些都是作为公司需要用到的人才。
从我们旁观者来看,这类公司的工作定位并不是特别高端,这种行业的吸引力在于它本身相对比较稳定,至于要有什么很大的突破,可能就不是很明显。有很多工作是需要固定的工作样式,像那种专业的研究人员,这种工厂其实也不需要特别的多,所以它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还不是很够的。
还有中药跟西药制作之间的对比,西药的制作也是需要非常的长时间的投入,而中药就地取材,或者它的制作工艺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方法应该是可行的,时效还是比较快,规模化比较容易。
但是中药药效慢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再加上很多医生在用中药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发挥它的重要的这种作用,它的低效反而被很多病人所诟病。甚至有些医生纯粹就是为了卖出医院的中药,药是开了很多,病人喝了不少,结果也见不到实际的治疗效果。这样自然会让人对中药的疗效打折扣,用中药的信心也会慢慢消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