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指的是派生万物的本原。上古时期,三皇之首伏羲老祖于河洛交汇处夜观星相,发现河洛交汇处有漩涡,形似两条阴阳鱼,阴阳平衡,生生不息,故命名为太极,用来解释宇宙万物。周文王被关羑里九年,研究太极,以六爻表现先天八卦,称之曰:易.老子研究周文王的《易》, 发现大道真理,留下千古巨著《道德经》, 并将其中心思想告诉前来向他问道的孔子,孔子与其弟子收集上述资料编撰成《易经》, 遂传之后世。宋周敦颐、邵雍、朱熹等继承这一思想,著书立说。太极思想是中国古代相互辩证法的体现,对中国古代哲学影响深远。 太极拳理根太极,具有刚柔相济、虚实转换、动静交素、轻沉兼备、呼吸自然等阴阳互化的特点。其按照五行采取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势步法;按照八卦采取棚、捋、挤、按、探、洌、肘、靠八势手法,作为拳架基本动作。
伏羲氏又作宓羲,是古代传说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 ,与女娲兄妹相婚 ,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创造文字、结绳为网、发明了瑟、创造了占卜八卦。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大的是关于太极八卦的发明,伏羲氏根据河洛交汇的阴阳变化之理,创制太极图,来概括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中国古代文献有关“河图洛书”的记载很多,众说纷纭。《辞海》 在解释“河图洛书”一词时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 ;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太极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 -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之至矣。
李时珍对人体的经络有独到的理解,常用太极的阴阳理论解释人体现象。他在中医经络方面的主要贡献是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濒湖脉学》 共记述了27种脉象,在《脉经》24脉基础上增加了“长”、“短”、 "牢”3种脉象。《奇经八脉考》 对每条奇经的循行和病等,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扁鹊的医学成就,主要在经络藏象、四诊合参以及辩证论治与综合治疗三个方面。其中,在经络藏象方面,扁鹊提出病邪沿经络循行和随脏腑深浅由表入里传变的理论。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同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厄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 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华佗有两大发明:一是麻沸散,可对病人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减轻病人疼痛;一是五禽戏,是华佗根据人体经络以及脏腑和气血的功能。结合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特点,创编的一套对应五脏的医疗保健体操,五禽戏就是养生武学一太极拳的雏形。
《黄帝内经》相传是三皇中的轩辕黄帝的养生经验汇总,是现存最早中国传统医学经典,总结了上古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 两部分,是我国最早的典籍之一,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成书亦非- -时,作者也亦非一人。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 经道家、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而成的黄老著作。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黄帝内经》、《难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也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