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项羽与刘邦——理想与现实的对战

项羽与刘邦——理想与现实的对战

作者: 朱泙漫 | 来源:发表于2021-03-29 22:48 被阅读0次

项羽心理可能还是有春秋贵族那种“义”的概念的,轻生死,重大义,重人格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成就——哪怕这种人格是有缺陷的——但是在为了“精神的完整”而抛弃一些现实利益方面,总是让人感叹的——且不论这种感叹是赞叹还是慨叹或嗟叹。项或可算是理想主义者。相对,刘邦大约可称是现实主义者。成长经历、对社会的看法、做事的底线、对未来的预期都不一样。有种说法,每个人都是自己思维局限的“奴隶”。生物学上有基因概念,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据此演绎出“模因”概念。大体是说人的行为、意识受制于文化观念而不自知,形成一个心理认知“框框”。人在决定自己选择时,很难脱出这个“框框”。人在决定自己行为时,真正“自由”的“自主决定力”其实很小的。按现在史记的记载,说该不该杀刘邦,站在项羽利益集团其他人角度,比如范增等,当然该杀。但是项羽有其固有“思维桎梏”。在那一刻他可能在“义”和“利”的取舍中选择了前者。单纯把项羽理解成看不出这是个好机会也有点把项羽看轻。站在事后角度看那是他最好的机会。但当时,项羽认为他随时可杀刘邦,不见得要用这种有违“贵族风范”的手段。再有,在他的“世界观”里,最终是要和诸侯共分天下的。杀了刘邦等于背叛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世界秩序”。他对自己内心怎么交代,对其他诸侯怎么交代?怎么维护自我人格的完整,怎么构建自己理想中的“战后新秩序”。现在史记里记载的两段打动项羽的说辞,一是项伯向项羽转述的刘邦说辞;二是樊哙闯帐的慷慨陈词,极有可能都是张良“捉刀”。两番言辞就很好的抓住了项羽这个心理。项羽打动人心的特质之一就是他的贵族气,这种气质加上悲情英雄的宿命,使他的形象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殊符号性存在。人人都脱不了现实,但人人内心也都需要“非现实”的空间。

相关文章

  • 项羽与刘邦——理想与现实的对战

    项羽心理可能还是有春秋贵族那种“义”的概念的,轻生死,重大义,重人格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成就——哪怕这种人格是有缺陷的...

  • 空言虚语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韩信、彭越合兵围攻项羽,项羽在乌江兵败自刎。各路诸侯与刘邦手下的大臣纷纷要求刘邦称帝,刘邦谦虚...

  • 吕雉其人其事

    资料来源网络 吕雉,吕文之女,汉高祖刘邦之皇后,史称吕后。 楚汉战争时,吕后与刘邦之父曾为项羽所擒,知道项羽与刘邦...

  • 以史为镜|器大与器小,刘邦与项羽胜利与失败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刘邦与项羽分别是楚国与汉朝的国君。而在楚汉之争中,刘邦国力相对项羽弱小,可是项羽却在这场天下的角逐中失败...

  • 易中天品项羽

    易中天品人录之项羽(一)贵族与流氓 项羽最后还是打败了。他败在了刘邦手里。 项羽怎么会败给刘邦呢?项羽是英雄而刘邦...

  • 刘邦与项羽

    刘邦与项羽相比大家很清楚,但为什么刘邦的汉能赢项羽的楚呢?来看看吧! 刘邦是知人善用,具有凝聚力。论个人素质,刘邦...

  • 刘邦与项羽

    上周又重温了经典电视剧《楚汉风流》,有所感触。 刘邦用人唯贤,项羽用人唯亲。最后刘邦胜项羽败。 兄弟的兵权,最多给...

  • 刘邦与项羽

    刘邦与项羽,作为秦末的两位英雄人物。因为个人性格等不同,最终走上不同的道路,有了不同的命运! 1.刘邦善于拉拢人心...

  • 刘邦与项羽

    楚汉相争这段历史的精彩程度不亚于谋士遍天下,各国不断崛起与沉沦,政治氛围风云诡谲的春秋战国,及诸葛亮,周瑜,司马懿...

  •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26

    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第四章:刘邦称帝之刘邦与项羽 艺凡:刘邦为啥能胜利,项羽为啥能输呢? 易中天:刘邦跟项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项羽与刘邦——理想与现实的对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bi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