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一书中,提到过一个现象,即很多或大或小的历史事件、个人行为常常起始于一些偶然的缘故。
谁曾想到,连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历史巨变,据说仅仅是源始于南斯拉夫的一条小巷里,一个人刺杀了另一个人。
在出版完《人生》这部短篇小说之后,迅速窜红的路遥,本可以舒舒服服躺在这本给他带来名,带来利的经典作品上,可是他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的去挑战新的难度,新的高度呢?就连路遥自己都坦承,要驾驭一部自己从未涉足的上百万字的史诗巨制——《平凡的世界》,其困难程度根本就不是当初创作区区十几万字的《人生》可以同日而语的。然而,即便如此,探寻其背后的原因也仅仅始于他年少时一次突如其来的梦想。

“艾,学长,你是因为本身就喜欢写作,所以才天天写的吗?看你的文笔还可以艾,你是从小就喜欢写作吗?以前,你的语文肯定很好喽?”前些天,一位考研的小伙伴有意无意的问到我。从她的眼神和表情中,我似乎察觉到了一丝羡慕,和满满的疑惑。
“我小学语文考试,几乎都是介于及格与不及格之间。小时候的语文考试第一题,都是读拼音些汉字,你还记得吧?”
“嗯嗯,记得。”
“就那个题,我死活做不对。”
“啊!那个题可简单了啊!”
“是啊,我现在回想也很简单啊,可是,当初就是写不出来。”
“奇怪了?那为啥你突然就开始写作了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简单来说就是三个字——怕丢人。”我边说边不由自主的笑起来,带有些事实,带有些无奈,也带有些自我嘲讽。
“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我和大多数小伙伴一样,忙着报各种学习辅导班,想着得在工作之余,学习充电。然后呢?学完也就完了,至于是否有后续,是否有长期持续的执行,可能只是另当别论了。”我喝了一口水,眼睛睁的大大的,直勾勾的盯着她,我还能清晰的回忆起我口中喷溅出的口水,以及那手舞足蹈的姿势。
“后来,我报名学习写作的那个老师,组织了一个叫做‘写作陪伴营’的社群,社群规定,每人每周至少上传一篇自己的原创文章,否则,踢出本社群。当时,我就心想,这下可没有退路了,真的是不写不行了,这要是不写,然后被踢出群聊,得多丢人啊。于是,大概也就是一年前,我硬硬的憋出了第一篇,然后,过了两天折腾出第二篇,又过了两天拼凑出第三篇……”我如释重负般的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解释了出来,不知怎的,现在总觉得带有些表演的成份,可是,于我来说,句句属实。
我的确记忆模糊,数不清有多少人问过我类似同样的问题了。可奈何每次都要做详细的解释,我也就一笔带过,淡淡的说,“我就是报了一个写作班,然后,就写了呗……”
有这样一句话说的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前几天在《行为投资学》里看到一个心理学现象,说的是人们往往处在对自己向往的人、事、物满怀期待的过程中,幸福指数是最高的。立即就要洞房花烛时,马上就要金榜题名时,即刻就要财富自由时,内心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可真的一旦摘得了那朵花,获得了那个锦囊,破解了那个密码时,幸福指数便会持续下跌,直至回到最初的那个平均值,有科学数据统计,这个时间大概在2至7周之间。
作家毕淑敏在某大学讲座的时候,有学生问了个“终极问题”:
毕老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毕淑敏先生的回答是:
人生本无意义,意义是活出来的罢?(大意如此)
于是呢?去做吧,即便你现在的确想不到它的意义何在,也无妨。最后的最后,我们误以为真真得到了那个结果后才有意义的事情,殊不知,回头看去,意义已经伴随你走了很远很远。
偶然当中肯定带有必然……这是任谁都懂的哲学概念,路遥写出《平凡的世界》是偶谈吗?肯定不是,真实情况是他作为一名作家,一名长期持续输出的作家,写出经典传世作品只是早晚的事。
而我呢?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开始写作了呢?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吗?也不是,事实情况是我有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了很多书后,偶然在一本书中看到了一句话,“写作是锻炼一个人逻辑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于是呢?就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