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望乡台”三个字,仿佛自己真的在望乡,脑中不由出现一幅画面:远离故土,身在异乡,多年不见亲人,久不闻乡音的游子,爬上一处高山,登上“望乡台”,遥望家乡,思念亲人的身影模样。
是的,我正是被这三个字触动了心肠,加上它曾是抗战遗迹,才想着去实地一访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a79e98da6eca1511.jpg)
百度“望乡台”:原指古代久戍不归或流落外地的人为眺望故乡而登临的高台。后来,望乡台从现实建筑演变为虚幻存在﹐成为神话传说中进入地狱的鬼魂们可以眺望阳世家中情况的地方。
可以试想,在久远的过去,交通不发达,出门一趟,日子不可谓不长。去路未知,归途茫茫。每当思念故土亲人,那一种孤独寂寞仓皇的心情,想必比现代人更复杂深切。
个人而言,每年的重阳登高,除了祈福外,实际上也包含有遥望家乡、思亲的内涵在。这时,倒不必真有一个望乡台,随处山头都可以成为望乡的地方。尤其是因某些原因,不能回、难回,又想回,思故土亲人的人来说,心中一定有望乡台这么一个存在。更有远离故国的人,思想起,也不免泪眼茫茫,抬望那一轮明月,聊以慰藉。
思及种种,人来到望乡台,心中不免叫人要落泪。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fa2060e82672cd71.jpg)
这里所说的望乡台即现今的螺山,是高约一百多米的一座小山峰。它位于惠州市区高榜山与西湖之间。西边是鳄湖路,南边是鹅岭西路。背靠西湖,与西湖的孤山相依。它的西面,是城区政府所在的新联路。
望乡台(螺山)曾是独九旅抗击日寇的地方。我们要去寻访的,就是山头上仍留下的暗堡战斗遗迹。
独九旅,粤军“独立第9旅”,其前身是南京突围战中,正面冲破日军重围的2支广东部队之一:粤军66军一部。抗战时期国民党第四战区、第十二集团军直属部队。驻扎惠州、东莞、宝安地区。
1942年2月1日,日军酒井部中川联队,从东莞的桥头经潼湖入黄洞直扑惠州,2月2日至惠州古城挂榜山下、新村路口。在这里,侵略者遇到了据守在挂榜山、望乡台一带的独九旅627团的坚决抵抗。独九旅依托望乡台(螺山)有利地形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犯,并击毙了日军酒井部大佐联队长中川。后来日军增加兵力,因敌我悬殊,独九旅4日晚撤离惠州。这就是惠州的第三次沦陷。
日军侵占惠州城后,进行疯狂报复,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连续3天血洗惠州城,制造了“沙下惨案”,3000余人惨遭杀害。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3ba7021c7611c50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58bd909ad91c9d86.jpg)
因为东江大哥之前曾访过,在他的带领下,不难找到望乡台(螺山)的上山路径。
我们从年年丰农庄门口进去,经过后排一处员工宿舍,绕到宿舍后檐,沿着与部队相交的隔离网上山。
山并不高,缓缓而上,但爬上去也是额头冒汗。山上遍种桉树,穿过桉树林,沿着防火带,踩着杂草,四十分钟的样子我们就找到了战斗工事暗堡所在。
所谓暗堡,主体藏在山体中,只留瞭望射击口。两头的出口,连接壕沟。壕沟沿着暗堡周围挖掘,互相连通。可以想见,当时战斗打响,远距离时,我们伏在壕沟里射击日寇。敌人靠近时,我们便撤到暗堡中,通过瞭望口打击敌人。
我和东江大哥都下到暗堡中走了走。暗堡主架呈n形,钢筋混凝土,相当坚固。隔几十厘米就有一个射击口,射击口稍高于山体。暗堡内空间足有二米多高,外围整体半弧形,概二十米长。顶上配有通风口。内里除了渣石,没有其他杂物。
往北面的山坡,也有一处暗堡,规模稍小。
如今,它们沉寂在这山上,少有人知。但当年,这里曾发生过你死我活的激烈战斗。
西面的暗堡,可以说是主暗堡。日寇当年从东莞方向(西面)过来,进入惠州的路径,就是高榜山与望乡台(螺山)之间的大路,即今新联路。暗堡的位置,有利于我们阻击敌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b3c32dd7cc04ad6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abc9a7c61474ad27.jpg)
这些暗堡,除了望乡台(螺山)有外,在高榜山、飞鹅岭上也有。据了解,都是上世纪30年代陈济棠主政广东时所建。
我们看了暗堡后,从北面下山。北面比较陡。北山下还有几处破败的房子(山顶上也残有住家房屋的残迹)。岁月年深,在一处水泥台阶上,硬生生地长出一棵大树来。
穿过这几处旧屋,下到平地,停了好多小汽车,是一处汽车销售部,连接鳄湖路。
紧接着,我们还去了高榜山。由北坡最陡的阶梯上到山顶。就在南面的山嘴,微波塔的附近,也看到了类似的暗堡。不过,与我们想像中不一样的是,射击口不是靠望乡台(螺山),而是朝相反的方向。或许,这是作为腹背防备的需要。也或者是,山体朝望乡台(螺山)方面是悬崖的缘故。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为纪念独九旅抗击日寇事迹,由知名人士张友仁发起,惠州各界人士在惠州西湖太保山麓修建了庄严的“独九旅将士在惠州抗日殉国纪念碑”。
可是,我并不知道有这个纪念碑。或许是咱们当了家,不宜留存。但当年,对于日本侵略者,同仇敌恺,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对于独九旅抗击日寇这一点,是正面的,值得一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