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宋史.吉礼》,读到“吉礼五”即卷一百二时,发现一段有趣的文字。
吉礼是古代五礼之一,包括祭祀天神、地祇、宗庙、人鬼等等的礼仪活动。
此卷介绍的吉礼包括“社稷、岳渎、籍田、先蚕、奏告、祈禜”。
《宋史》卷一百二所说的“社稷”,指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岳渎”指祭祀五岳四渎;“籍田”指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耕田前举行籍田礼;“先蚕”指皇后率嫔妃祭祀先蚕神(教民育蚕之神);“奏告”指天子有大事,必须宗庙社稷山川;“祈禜”指祈求神灵消除灾害的祭祀。
在介绍祈禜之礼时,特意介绍了一个“蜥蜴祈雨法”,十分有意思。我们来看看这个祈雨法的程序:
熙宁十年四月(指公元1077年,熙宁是宋神宗的年号),捕蜥蜴数十纳瓮中,渍(浸泡)之以杂木叶,择童男十三岁下、十岁上者二十八人,分两番(分两拨),衣青衣,以青饰面及手足(脸上和手脚都涂上青色),人(男童)持柳枝沾水散洒,昼夜环绕,诵咒曰:"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令滂沱,令汝归去!”
这个求雨过程,可以说比较简单,但是一时之间,要抓几十条蜥蜴,恐怕并非易事!
为什么用蜥蜴?蜥蜴俗称“石龙子”、“山龙子”、“泉龙”等。古代人认为,下雨是龙的功劳,真龙去哪里抓?真龙抓不到,蛇和蜥蜴都可以代替,可是蛇危险得多,于是蜥蜴就成了最佳选择吧!
这个搞笑的求雨法,到底有没有用呢?《宋史》用两个字作了总结“雨足”!是真雨足还是假雨足,只有天晓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