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画家中,我非常喜欢郑板桥、张大千以及石涛 。
近日在拼多多购买了石涛的画册,每日欣赏,甚是欢悦。
石涛《种松图》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奇才。
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明清之改朝换代的动乱中,明皇室后葡一个三岁的幼儿,被携带出官廷逃人深山削发为僧,以保性命。稍长,这个叫“石涛”的孩子便拜旅庵月禅师为师学禅,又号苦瓜和尚,他精通佛理,后来曾开坛讲法。
石涛聪慧异常,一生绘画不停笔,尤长于山水,花鸟、人物,工诗善书,亦精于造园叠山。他一生多游历,广交泳,与梅清、戴本孝、八大山人等名流交好,互通诗文丹青,登庐山,游黄山、下洞庭湖,上黄鹤楼,见闻广博,识见高明。晚年定居扬州,生活拮据,即靠卖画及垒假山建园林度日,开中国艺术品商品之先河。
师法大师,也师法造化,是石涛山水画得以著名的根本。他游居宣城出入黄山十五年,搜尽奇峰打草稿,植松养猴,与自然为友,亲密无间。后到南京八年,居一枝阁,青灯孤影,参禅说法,六朝古都,楼台烟雨中,赏梅画竹,凭吊明陵,发怀古之幽情。于扬州、南京两度接驾康熙大帝,受宠若惊。又经三年京都生活,混迹王侯,阅尽历代名家手迹,大受其益。临慕名作,施惠豪门,然而终不见宠于当朝。晚年定居扬州,出佛入道,筑大涤堂,号“大涤子”。乃收徒传艺、著书立说,及至影响扬州八怪,创立一代画风,名播久远。
石涛不仅画艺高超,而且深究理趣,陶冶心得。他借助深奥的佛理和道家思想,追述《易经》理法本源,观察天地交合氤氲之气方生,领悟山川海涛周流环抱之势,参透绘画艺术大道,著《画语录》,也称【苦瓜和尚画语录》,凡一十八章。遂立“一画”大法,昌蒙养生活,尊艺术感受,重笔墨皴法,讲运腕自如,分四时风光,善穿插蹊径,更加远尘脱俗,资任万方,终于成就一代画论大家气度。
读石涛的画论,观石涛的绘画,不亦乐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