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卡---
【原文出处:P183--203第五章全部】
一 、不要偷懒,也不耍机灵
【案例】如何做程序员?
(一)菜鸟级的程序员,累计敲了一万行代码,能够不看书编码了;
(二)能够给公司干活的程序员,累计敲了五万行代码,但是写代码的速度比较慢,调试的时候也比较慢;
(三)老手的程序员,累计写了五十万行代码,写起代码疯了似的,半天就可以写一两千行,五遍以内运行通过的人;
【我的理解】程序员的技技术水平,直接与能敲多少行代码相关,隐性地还与自己的专业报酬挂钩。程序员讲究积累,以写作方面的“数量堆死质量”的话是相通的。这样就告诉我们,专业方面不去偷懒,也不要去耍机灵,要踏踏实实的写够代码行数,就像写作要踏踏实实地写够数字,写作质量才能提高。任何想走捷径的人都是要踫壁的。只有聪明的人才肯踏实,因为他们懂得慢就是快,踏实才是真功夫。
【案例】数学
除非做算法相关的,否则学很高深的数学没太大用,月薪三二万以下的编码工作,初中数学水平就够了。
二、不要把你的想当然作为选择的依据
计算机专业:
(一)做码农肯定是可以的;
(二)当码农的学习途径非常多;
(三)码农界的工资差距非常大;
三、技术才是硬通货
常识:
(一)除了部分专业性极强的专业,比如医生和律师,绝大部分人在毕业五年内就开始折腾跟自己专业无关的事;
(二)能去大城市就去大城市。小地方本质是人情社会,不像大城市是陌生人社会,相互之间遵守简单规则,反而相处容易得多。房价就是繁荣本身。
(三)除非比较特殊的情况,可以先选学校再选专业。
(四)大学其实教不了你多少东西,基本全靠毕业后自己学,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在说保持学习的能力。
技术类的专业有几个好处:
1.技术是相通的,而且你学了技术性强的专业,选择的余地要大得多;
2.学习技术可以有效治疗自大狂的病;
3.学习了技术强的专业容易找工作;
【我的理解】年轻人选择职业,总是会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主要参考,不是说兴趣爱好不重要,而是一定要与自己的就业和收入挂钩。九边所举例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有很多的学习途径,不同水平的人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实现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得相应的报酬。关于房价的问题,年轻人总无法实现一下子就有自己的房,总要通过积累工作经验才能挣到钱。昨天晚上很热的一个辩论话题就是:“宁可要大城市一张床,还是要小城市一座房”。大城市的工作、就业、买房的压力,肯定比小城市大,但大城市对人的发展肯定有利,同时也能给后代带来更好的学习平台。
大学不可能把一辈子要学的东西都学会,只能学会基础性的知识和学习的方法。工作之后,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行学习,一辈子学习,终身学习。不会给自己充电的人,随时要面临更多的挑战。自我成长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自我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