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回想自己工作至今已有近十五个年头了,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点时间就如同沧海一粟,弹指一挥间的事,但相较于单个生命来说却是个不短的历程。
从毕业踏入工作起,基本都在现在的单位,也算是伴随了公司的成长、壮大。在与公司共进退中,也算是小有体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公司也在不断地寻求转型,挖掘新的发展方向,这何尝不是我们个人的成长之路。俗话说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我从一个小白门外汉,通过学习、努力渐渐成长为班组的技术中坚。期间,经历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带来了种种技术的革新,使得我们的工作越来越方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最早我们还是背着个笨重笔记本,跑现场调试、设置,完了还要与中心同事核对;后来笨重笔记本换成了轻便的超级本,同样是现场维护,但是有了3G、4G网络,我们能在现场直接连接中心端;到了现在我已经舍弃了笔记本,用手机替代了,一些操作都是通过手机连接电脑来完成。从使用工具在不断地变小,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技术革新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的巨大便捷。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技术都在不断的更新,无论是网络的接入技术,还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每一样变革都在冲击着我们固有的知识体系。但是,我们自身的系统却还是延守着20年前的技术架构,这让我开始了担忧倘若依然如故,我们能否还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中继续前行?
最近,在圈外商学院的线上学习平台中接触到了一种叫做——创新者的窘境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当年哈佛商学院的助理教授克里斯滕森提出的“破坏性(Disruptive)技术”的概念得出的。他分析了计算机、汽车、钢铁等传统技术行业的创新模式,一针见血地指出,即使拥有优好的管理也会导致企业衰败的原因。其中主要讲述了在面对市场和技术变化时,那些以精于管理著称的公司且是为世人羡慕并尽力效仿的公司,以很强的创新和执行能力闻名的公司,比如曾经的诺基亚、柯达无一不是克里斯滕森理论的最好佐证。要知道克里斯滕森出书是在1997年而诺基亚、柯达这些巨头走向没落都是在2000年之后。这些曾经的行业巨头公司都无法回避困境,难道我们能说自己不会出现这样的窘境么?!当然也巨头走出困境的,据说芯片巨头英特尔就是成功者之一,当年的赛扬系列就是拜克里斯滕森的理论所赐。
收到了新思潮的冲击,加剧了我的担忧,尤其在这些天,我们的门禁系统、监控平台接二连三的出现稀奇古怪的问题时,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巨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亡羊补牢,或许能遮掩住一时之丑,但当大变革到来时,我们可能就会束手无策了。是选择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继续残喘;还是痛定思痛寻求新的出路,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艰难抉择。老去的系统,已经开始失去原有的核心竞争力,怎样通过新技术的引入来突破瓶颈!如果说不想把原有的系统彻底推倒,那么我们是否能给它添加新的活力,比如新型算法的引入,强化系统的基础功能,通过新的尝试来试验新技术,从而达到逐步提升原有系统的核心能力。人工智能是未来的方向,但是没有实际的基础应用的设想,都只是徒有其表,没有内含!如果说没有好的实验对象,那么我们的老系统就是最好的练手对象,而且现下的客情关系还是相对优良的,很多一手的反馈都可以从我们的客户那里直接获取。我想无论是客户还是我们自身也许都已经习惯了系统原有的样子,如果真能添加新鲜的活力对于客户和我们自身都是一种无形的兴奋剂,将重新点燃大家的工作激情!
过去的辉煌,永远只能代表历史,我们要勇敢的去尝试新的思路,新的技术。一定要认清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专注于我们擅长的,以己之长立于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