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读书时,读到了下列两则故事。名曰《奉橘与送梨》。
东晋时,有人在橘子成熟时,选了三百枚,送给远方的朋友,并附了一封简短的信:“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写信人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羲之。
除此之外,凑巧的还有王献之亦有《送梨帖》:“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
这两个人说的都是客气话。家乡的橘和梨压弯了树枝,摘一些送给朋友,并不贵重,聊表心意。
如今作为一个住在城市里的人,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田地,但或多或少也会有幸感受到这样的乡村丰收的讯息,比如去年有朋友从陕西家乡给我寄了一袋子新鲜的红皮花生,油亮得透着红光,恰似那一片真诚的心意。
昨天下午,突然接到朋友电话,说马上到我家楼下了,让我火速接应。下去后发现他给送来了一些馒头干粮,熟菜还有我念叨了一个礼拜没有买到的无锡油面筋。甚是好笑。千里迢迢送面筋。他说,趁着还行动自如,赶紧给好朋友们接济一些。
无独有偶,晚饭时,又接到一个陌生来电,接起,是个陌生的声音,说让我去小区门口拿东西。我一脸狐疑问了家人,确定没人采购过物资,于是放下碗筷披了个衣服就小步奔到门口。
迎面停着好些车,此时手机又响起了,接起的同时看到对面一辆SUV的车主在门边向我挥手示意我过去。我确信我并不认识他。走近询问,才知道是我某位朋友,在封控期间委托了他们农场给家里送些新鲜蔬菜肉蛋,然后也给我安排了。
把东西扛回家里,发现还真是样样俱全。新鲜采摘的绿叶菜、土豆、莴苣,还有蛋类等,甚至连大米都有。
想到这些天,由于特殊原因各种物资都比较紧缺,于是身在外地的朋友们甚至给我寄来了老父亲的香烟,因为可能是我无意在聊天的时候说过一句,烟都买不到了。
这个世界的人情之美、拳拳心意,实在是令人动容。虽然这些东西上并没有贴“送菜帖”“送烟帖”……但是他们这些满满的暖暖的心意,却早已随着物品一起抵达。
《奉橘帖》《送梨帖》,若干字,轻轻念,中国人的心意长留帖上,历经千年,墨迹未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