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57454/7949cbc81fb76da6.jpg)
—1—
三毛这个名字,是我上高中时从别人的作文里听到的。
我发誓在那之前我是真的不知道三毛是谁,我只知道小时候看过的那个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我从来不知道还有一个女作家叫三毛。
我觉得这都是因为我从小生活在物质及其匮乏的环境里,没有手机,网络,报刊,杂志,只有电视剧,所以我对肥皂剧,玛丽苏剧情特别熟悉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小到大都被老师揪着耳朵说要好好学习,不能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而我恰好又是那种特别听话、懂事的别人家的孩子,当然除了学习。
我真正开始认识三毛,了解三毛,并且喜欢三毛是因为爱文茵写的一本书《撒哈拉不哭泣—三毛传》
书的简介上写到“她是一个固执的姑娘,有自己的梦,有自己的爱。她是谜一样的女人,曾经为爱远走他乡,行走于茫茫沙漠,享受人生的美好。”
而那个时候的我没有梦,也没有爱,我只是个刚刚从枷锁里逃脱出来却在自由里迷路了的人
我从来不懂得远方是什么,我只是想做好一个好好学习,并且学习成绩能够不错的人。
阅读她的故事,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我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生命其实可以有无限种可能
一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并不仅仅是去做一个别人眼中优秀的人,也许你努力活出了自己,就是对自己生命最大的尊重。
也是上了大学以后,我才真正开始考虑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未来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我不再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只会好好学习的学生的身份,除此之外我还可以有很多种身份,我开始逐渐学习怎样做一个好的家人,好的朋友,怎么去好好的爱自己,爱别人
—2—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7454/d492fb2ab95191b5.jpg)
因为想要好好弥补以前被空缺的时光,想要多了解这个世界,所以会在闲余时间去看一些书,恰好最近有时间就找来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
虽然以前了解过这本书是写三毛和荷西两人在撒哈拉沙漠生活的故事,但却没有真正看过这本书,也正因为这本书使我逐渐了解了一部分的三毛
三毛在给自己书的序中写到,“三毛虽然是个小人物,却有一颗宽阔的心,在她的心里,安得下世界上每一个她所爱的人。”
在这以前我了解到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特立独行的标签一被打上,似乎就与我行我素挂钩
我认为她应该那种完全不顾及别人,自我价值感很强的人,只要是自己坚持的东西,就一定会去做,然而这里她说她有一颗宽阔的人,安的下每一个她所爱的人
她又是如此的宽广,博爱,温暖,那是一种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能量
一个人只有做到了真正的爱自己,才能够毫无疑虑的去爱别人,一个人内心储藏的能量越丰富,才能够带给这个世界更多的能量
她的能量来自于她的家人,爱她却不会束缚她,更大程度上来自于荷西,一个愿意让她保留自己的我行我素,愿意和她一起实现撒哈拉沙漠梦想的男人
她说“我不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支持者,但是我极不愿在婚后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由自在化”
而荷西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任何三毛所做的事情,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疯狂的行为,在他看来却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跟他在一起也是很愉快的事。
我想,如果人的一生能够遇到这样一个人
他喜欢你,只是因为你是这样的你自己,而不是因为你拥有什么,你能为他做什么,并且他愿意陪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那真的是三生有幸
—3—
我记得之前看到过这样一段描述三毛的话
她极其单纯,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无论是做人还是写作,笔调自然轻快,不经意间说着最在意的人和事。
在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中即有简单又有深刻
她写到自己给荷西做中国菜,她告诉荷西“面”叫“雨”,把“粉丝”说成是“尼龙线”,把“合子饼”里包的馅说成是“鲨鱼翅”
她把猪肉干藏起来,被发现后说成是治咳嗽的中药,寿司里的紫菜被荷西当成是印蓝纸
那必定是一个及其单纯的人,才善于从简单的生活中发现乐趣
她又是一个及其深刻的人
在写到沙伦寻求爱的故事中,她说“我在想,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在这里她看到了爱的伟大,爱就是不顾一切,即使爱会让人破损,也值得付出一切去守护爱。
她体会到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命力的顽强
“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的滋长著,它,并不是挣扎著在生存,对于沙漠的居民而言,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我看著那些上升的烟火,觉得他们安详得近乎优雅起来。”
在她得到被关在监牢里的人的鼓掌时,她说
“我认真的在想,关在牢里面的人,不一定比放在外面的人坏。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坏胚子就如我们中国人讲的“龙”一样,可大可小,可隐可现,你是捉不住他们,也关不住他们的。”
她对世间的事物有自己深刻的见解,她能够洞悉一切隐藏在虚假外表下的真相
她说“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她是在了解到世界的纷繁复杂之后,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纯真。
她就是我爱的三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