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的三部电影,真正进影院看的,只有这一部《飞驰人生》。不过,《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也都与他热爱的赛车事业有关,这点倒也听说了。
挑选自己热爱又熟悉的赛车作为电影主题,使得韩寒的第三部电影总体已经相当成熟。
他给大家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连带玩的梗也隐隐与以前的电影有呼应。
“你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当“平凡之路”熟悉的歌词从驾校教练口中说出,观众席里响起了会心的笑声。
知道韩寒,是我们70后正在全力拼事业走上坡的时候。
70后年少时多数尝过生活艰辛,青年时恰逢改开,纵然苍蝇蝴蝶一起飞进来,内心依然是感激时代赋予的机会,忍辱负重,埋头苦干,默认和接受现实是我们普遍的心态。
所以,一个80后,生逢好时代,却愤世嫉俗,怼天怼地,还是颇引人注目的。
那时候的韩寒,年少成名,意气风发,锋芒毕露,在微博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因为高调针砭时事,又遭遇名人围攻质疑,韩寒一直活跃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却也收获声名无数。
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无疑是80后的杰出代表,是拥有个性和独立思想的代言人,青少年的偶像。
不知何时,这样一个刺儿头,愤青领袖,也变得不再尖锐,不再随意抨击,言辞也不再辛辣。不清楚在荣誉加身以后的韩寒,又经历了怎样的世事遭遇和心路历程。
那个光芒万丈、内心永远不忿的少年,似乎终归难以脱离俗套。1982年出生的韩寒,姿态逐渐放低变稳,话语开始谦恭温和,宛然人到中年了。
这种柔软的态度,在《飞驰人生》中感觉到了。
片中的张驰,曾经的拉力赛五连冠得主,接受过别人的崇拜,却犯了年轻人爱犯的“冲动”错误,在公众场合非法飚车,结果被吊销驾照,禁赛五年,沦落到靠摆摊卖炒饭才能生存的地步,可以说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虽然现实让他狼狈不堪,但作为巴音布鲁克赛道曾经的征服者之王,心中的梦想不曾破灭,那种少年的“”光芒”依然还在。
五年里,他没有一天不在脑子里复习赛道的每一个转弯,每一条路书,拿锅盖当方向盘,拿儿子的玩具当变速杆,模拟赛道驾驶练习了三万六千多遍。
这一切,就为了在五年后复出时能绝地反击,重新夺回冠军。
他身边的人,那些和他类似的中年人,向他伸出了善意的手:
年轻时和他PK,却永远争不过的万和平,如今掌握着参赛资格的生杀大权,轻松给他开了重回赛道的绿灯。
只能混在游乐园当绿恐龙逗游人笑的领航员孙宇强,五年来就等着他这一通复出的电话,二话不说,紧随其后。
那个曾经是顶级修车技师的记星,凭借超高技艺,将好不容易得来的残破车架子,修复成完美如新的赛车,毫无保留,投入所有。
那个油腻的驾校教练田师傅,也能在最后关头,让他过了最难过的科目二。
就连暴富得不清不楚的大哥腾格尔,听他几句美言,一百万的赞助费就掏了出来。
他们应该也在生活的海洋里漂浮起落,见识过是非曲直,品尝过人生冷暖吧。人到中年,都慢慢学会放下过去,和世界和解,予旁人宽容。
还是,谁没有过梦想呢?毕竟都曾经热血少年,花样年华。
现在,有一个人勇敢地站出来,说要完成梦想,而且煞有介事。旁听的人也会热血沸腾吧,如果自己助上一臂之力,成人之美,是不是就仿佛实现了自己不敢去拼搏的梦想?
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虽然张驰的复出过程跌跌撞撞,从重考驾照,筹集车款到最后抵达赛车地点,一路上闹了不少笑话,但总体是有惊无险,碰到的都是好心人。
连和他竞争第一的新生代赛车王林臻东,摆脱了富二代不可一世、傲慢纨绔的刻板形象,真诚地用高科技快速帮他修理好遭损的赛车,真心期待和他“公平”地一决高下。
似乎,一切都在朝设定的方向顺利发展。但挫折如影随形,后患已经若隐若现。
因遭遇车祸而受伤的孙宇强,无法参赛担任领航员。而赛道复杂如巴音布鲁克,一个优秀的领航员,及时默契地提供路书,是多么重要。此时,张驰只能凭一己之力独立完成比赛。
而仓促修复的赛车,性能上其实根本无法完成地处高原天气恶劣的比赛任务,至少,无法做到既保安全又争第一,他面对的可是实力强劲的新的拉力赛五连冠。
突破极限,以生命挑战自我,是张驰当时唯一能做的了。悲剧的种子,其实在那时已经埋下。
张驰最后赛道的冲刺,是在和自己比赛,胜负已经不再重要。他拼尽全力,是要实现自我救赎,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
作为赛车手,他的生命,他的辉煌,只能在比赛中,在赛道上。
他的赛车,以超过第一的速度抵达终点,但也到达了机械运动的极限,刹车失灵,带着张驰飞出了缓冲赛道,奔向悬崖下的大海,而前方,有温暖的夕阳。
虽然很多影评说,影片安排了一个开放式结尾。但我倾向于认为,张驰死了。在他驾驶赛车冲出悬崖的那一刻,悲剧已经定格。
这个结尾,如果真是开放式的,算是韩寒解释这个冷酷世界的一点暖意和善意吧,正如张驰看到的温暖的夕阳。
中年人的梦想,很多时候就是那么脆弱,不堪一击。这才是现实吧,哪有那么多机会,让你再来一次,重塑辉煌。
那么,是碌碌无为,做一个平凡的人,还是如鲜花般绽放,将生命奉献给梦想。你,选择哪一个?
都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部电影,同一首歌,因为年龄不同,境况各异,内心的感触和体会肯定也不一样。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中年人的恐怖片。我私心里是同意的。很多时候,是我们刻意回避,而现实残酷,一如既往。
这种悲观的解读,是我走出影院,心情沉重的原因,被道出真相,即使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又怎么让人高兴地起来。但,如果你幸运地,解读了光明,看到了希望,那么,恭喜你,你还年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