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
有一个国家的职业自行车运动的战绩历史非常黯淡。
在奥运会历史上,他们的车手自1908年以来到2003年的一百多年间只获得过一块金牌;
而在环法自行车赛——自行车运动领域最大的赛事中,这个国家的车手连一块奖牌都没有获得过;
更让人觉得心酸的是,
欧洲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商之一甚至表示,拒绝向这个国家的车队出售自行车。
原因据说是,他们担心其他的职业运动员如果看到那个国家的人使用同样的装备,会不愿意再选购他们家的产品。
而同样是这个国家的自行车队,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他们夺得了公路和赛道自行车项目60%的金牌;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他们打破了9项奥运会记录和7项世界纪录;
在2012-2017的环法自行车赛事上,他们6年内获得了5次冠军。
从2007年到2017年的十年间,这个国家的自行车运动员共夺得178次世界锦标赛冠军,66枚奥运会或残奥会金牌。
从“被人嫌弃”到屡获桂冠,这个国家的自行车队取得的“咸鱼翻身”、“涅槃重生”般的瞩目成绩震惊世界。
这个车队就是英国的自行车队,
他们那辉煌成绩取得的其中一个关键,
和一个叫戴夫.布雷斯福德的人密不可分。
2003年,为扭转英国自行车战绩的颓势,英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聘请了戴夫.布雷斯福德担任其新的绩效总监。
布雷斯福德遵循并一丝不苟地执行其制定的“边际效益聚合”的策略,也可称为“1%改进原则”——核心理念是把一个目标分解成多个部分,并且把每个分解出来的部分都改进1%。
这位绩效总监带领着教练们针对职业自行车队的特点,在各个环节都做出了一些小调整:
为让自行车座更舒适,他们重新设计了自行车座;
为让轮胎获得更好的抓地力,他们用酒精擦涂车胎;
为让骑车者的肌肉在骑行期间维持理想的温度,他们让要求骑车者穿电热套鞋;
为监测每个运动者对特定锻炼模式的反应,他们用生物反馈传感器来监测……
他们还在很多容易被忽视和意想不到的地方寻求1%的改进余地——
比如他们测试了不同类型的按摩凝胶,看哪一种能帮助骑车者的肌肉更快地恢复;教给每位骑手最佳的洗手方式;给骑手们配备不同类型的枕头和床垫等等。
就是在那一个个环节的1%的微小改进之下,
英国自行车队一点点精进,最终获得了极大的飞跃。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
我们可能听过太多成千上万、甚至成百万上千万牛逼哄哄的数据,而对1%完全无感。
我们总以为成功是发生在瞬间的巨变,
却总是忽略一个个1%的每日、每个部分、每个习惯的精进。
坚持在每个细小环节上进行1%的改进,看似微不足道。而实际上,在所追求目标的每个环节进步1%,汇集起来,加上时间的复利,其实会对整体产生显著的改变。
希望这个故事对你有启发,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