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出书讨论,聊聊两种文字:
细节类文字和总结类文字。
1、总结类文字
一直以来,我其实读虚构类的书很少很少,所以理论型的文字,包括李笑来的文字还有他建议我们读的一些书,我能一字一句的读进去,并且会多读几遍。
但是,这样的非虚构类的文字很无趣,并且真的很难读。
理论型的文字读多了,容易陷入一种大脑绝境:
比如研究一个知识点,结果又发现这个课题还可以分为好几个主题再去学习、梳理、归纳、总结……如此反复,学海无涯,时间有限,于是大脑比较正常的崩溃了……
总结、沉淀类的文字,还有很多的方法论,都多半属于这种。
读都很难,何况写?
2、细节类文字。
相对来说,故事类的内容,或者细节类的文字,大都容易读。
并且,许多案例、活动、事件等等都是我们切身经历的,写下来的一字一句一段,其实就是可读性很强的文字,因为都是——有感而发。
作者有感而写出的文字,读者读的时候,很容易也会“有感”。
所以,我们曾经写过的每日三条,就已经是上等的素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