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买错房,是什么鬼】
之后,我一直觉得,像文章中的理发店老板得这种情况,是少数,是个例。不具备什么代表性,大部分人买房应该都是买对了的。
话音未落,又被现实惊呆。
老家的一个哥哥,一直在郑州做生意,在郑州呆了将近二十年了。一直都是租房,半年前一起吃饭,说想买房了,有空就张罗张罗看房的事。
这半年之间,大家都比较忙,没空聊一些决策层面类的东西,偶尔见面也是打个招呼,闲聊几句。
这次春节聚餐,在一起聊天。他说“去年在老家买了房”。我听了有点急,连忙问情况,大概情况是这样的;他去年有一次回老家,因为老家的房子有点漏水,他去县城买防水材料,路过一个楼盘,觉得楼盖的好看,去里面看了看……觉得附近有高中,有医院,有菜市场,样板间看上去很温馨,就回来商量了一下,买了一套,贷款三年。
看到这里,但凡对房产还有点概念的人,都觉得踩了几个巨大的坑。
首先;零知识买房,觉得买房是在买一件消费品。
实在是搞不明白,怎么买房这么大的事,竟然是这种逻辑。平常去菜场买个菜都讨价还价,挑挑拣拣的,怎么到了买房这种事关终生的大事,就这么草草做了决定呢?买房难道主要是买砖头质量好,水泥标号高么?
显然不是呀,买房买的是城市,地段,和房子背后的资源呀。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大城市只会越来越强大,小县城,没资源,没产业,人口外流,人才外流,高收入人群没有,只会越来越没落,即便不是很快没落,小县城的房子也没什么升值空间。
其次;这套房没有满足家里任何需求。哥哥家的孩子都大了,读大学了。将来会回到小县城工作吗?99%的概率不会。
老家离县城15公里。做生意都在郑州,没有任何居住需求。
再次;贷款3年,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么?愚昧呀。
看数据就知道了。现在通货膨胀率每年在12%左右,房贷的年利率在5%左右。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如果能拿到贷款,每年相当于赚了7%呀。贷款年限肯定是越长越好。能多贷多少就贷多少,把贷款额度用足,才是正确的选择。
普通家庭一辈子,买房的次数都是非常有限的。买错房,错过了大城市的红利,错过了资金正确使用带来的效益,错过了更好的资源。真的会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