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凉城未凉
断舍离,实则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通过对物品的整理来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说到这里,如果你们认为这篇文章也是写物品的断舍离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各种阅读类APP的出现,让人们在地铁上,在等车时,随时可以掏出手机翻几页电子书,kindle等阅读器的发明更是为碎片化阅读提供了基础,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全民阅读时代,VR虚拟现实更是让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在这样的一个信息化时代,你的大脑存储了多少东西?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没用?难道大脑真的存储了越多的知识才越有用吗?
信息化时代,你的大脑“断舍离”了吗?01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可言的信息,微博热搜更是每分钟更新一次,看似你了解了更多的新闻,但是等到下一次更新出来的时候你真的还能记起刚刚浏览过的新闻吗?
互联网技术确实让交流不再困难,但是仍有很多的人在网络上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一则事件的出现,不管和他有没有关系,都对当事人狂轰滥炸,用自己的价值观绑架别人的利益。
在这些信息日复一日的冲刷之下,我们逐渐失去了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我们好像总是在被动的跟着这个时代走,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一些东西不断地被塞进我们的大脑,不管对我们有用没用。
这些信息如同一场华丽的焰火,焰火开始的时候,人群喧闹,满怀期待,一旦结束就归于平静。
某女星经常占据微博热搜,除了成为网友们在闲暇之余的谈资之外,还有什么可以留下的可以进入我们大脑的?某男星微博热搜经常被抢,除了能引起我们的一点点“同情”外,还有什么值得我们谈论的吗?书虫们囤书的时候都去上豆瓣找top500的书单,却完全不考虑适不适合自己,自己喜不喜欢阅读?
02
采铜在《精进》一书中引用过赖特的一句话:任何孤立的事物自身都毫无简洁可言。一切事物只有被恰当地置于某个有机的整体中,才可能实现这个局部自身的简洁。
因此,当我们习惯了碎片式地吸收信息,碎片式地表达信息,碎片式地做各种浅尝辄止的事情,那么我们的头脑、我们的生活就必然是繁琐、冗余和无所适从的。
从我们呱呱坠地,我们都生活在一种系统之中,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直至步入社会,做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体系,只要按照这个体系做下去,事情就不会错。
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交给我们解题的思路,看似这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然而时间长了,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会按照这个熟悉的思路想下去,这就导致了我们的思维没有得到发散,一直被束缚在这个“固有思维”内,一旦这个思路不通,我们就认为这个问题解决不了。
一个人的思维特别容易被以往的经验困住,容易被限制在传统的框架里,很难去挣脱这个思维来想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一代创新性很差的原因。
只有我们努力去挣脱思维的牢笼,去收集高质量的、有深度的信息,去辨别和筛选精华信息的内容,我们才可能让大脑处在一个良好的运转当中。
03
网络上的很多内容都是人为制造的,这些内容之所以能够引起大众的广泛传播是依赖于人们的猎奇心理,当这件事情的传播度降下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内容根本就没有关注的必要。
那我们该怎样过滤我们大脑的信息系统呢?怎样才能不让大脑存储的信息过载呢?
首先要拒绝盲目跟风、从众。除了在网络上我们获取一些信息之外,更多的时间是在与周围的人相处,从身边人的谈论中获取信息,而我们都知道,一句话经过不同的人传播,会变了意思,所以在这些信息中,大多数信息都是不可靠的,由于这些人没有从根源上了解一件事情,所以对这件事情的评论和他们的观点也可能是不全面、不深入的。
其次重视信息的来源,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我看过很多人写过与仓央嘉措有关的文章,多数都欣赏他的诗歌,认为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是雪域最大的王,喜欢“那一天,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这句诗,更喜欢《见与不见》,但是只要对仓央嘉措有过一点点研究的人都会知道,正史上并没有说明他的诗歌是情诗,而且“那一天”也只是一首歌的歌词,而《见与不见》的作者实则是扎西朗姆·多多。
所以,有些人洋洋洒洒的写下了一大篇文章,可能只是叙述了一个肤浅的、错误的观点。
最后需要有我们自己独立的空间,屏蔽外界的声音。我们常说:人要学会享受孤独,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我们才是我们自己。安静所带来的力量要远比喧嚣所带来的多得多。在只属于自己的这个空间里,你可以思考、可以看书、可以发呆、可以做你想做的事,可能很多人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实则不然,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不得不发生的理由。
只有关掉一些不可能的声音,生活才会有新的可能。
当然,在短时间内对大脑“断舍离”是不简单的,就像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件复杂的事情一样。
跳出“模式化”、挣脱“体系化”、摆脱“标准化”,你的生活才会更清晰、更简单。
大家好,我是凉城未凉,我在和你们一起努力,努力变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