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1ec2cb24ed96365e.jpg)
昨日下班,习惯性地等在班车前,因为更文还有一点收尾,就坐在台阶上,而平日一起等车的姐妹则在离一米远的距离那里捧着手机,不知是在发信息还是闲逛,大家谁也没选择主动询问,自觉理解成各自在忙各自的,然后在终于绷不住了时,都笑了,根本没什么大事,只是谁也没有迈出向谁靠近的那一步去。
之后好友笑着说,嫌我没有身她那边走。
我也开玩笑讲,为何我要动,而不是她动向我靠近。
真的,生活中有些纠结就是这般产生的,总是站在自己的一面,就想着别人应该就着自己的喜好,就着自己的感受去迁就自己,有时根本不想或不认为,其实试图去迁就别人,或者向别人靠近,也是与人相处最本质的理念。
此时就进入了距离与靠近这个环节的讨论之中。
很多时候,究竟是亲密无间好还是拉开距离好呢?
如果,就说如果包括亲人,爱人,情侣,甚至好友,因为相处久了,有感情了,做到亲密无间也自然,而一时亲密无间了,就有很多的行为可以理解,比如分享秘密,再隐私的事也敢说,比如一起做隐密的事,可能是有趣的事,象恶作剧也好囧事也好,也可能是做坏事,神不知鬼不觉做了惊天动地的事。
这通常也是亲密无间这个档期能做的事,好事,坏事,好话,狠话,都做遍说遍了,真的到了无话不说,两人都是透明人的地步了。
如果一直能这样,也好,总有些话,总有些事,就想着有一个分身,有一个能倾诉,倾吐的对象,当然好,也算是为亲密无间画上了圆满,但往往事与愿为,再好的朋友,再亲密的关系,也不可能做到这样,也不排除个例,在漫长的交往相处中,总是有分歧,也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生了嫌隙,那么此时友谊同盟的小船就翻了,有的可能是晃一晃,大不了不相往来,有的则不然,非得到鱼死网破的境地。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说得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
可能写到此时,有人会觉得委屈,在这场关系中,他是付出最多,也是背负最多的那个,可那又如何,再去问另一人,他的答案也如同这般,也是一腔热血化为无有,一肚子的委屈无处说。
所以,个人以为,这也是人之常情,况且人与人之保持距离,不是十万八千里,生冷勿近的那种,而是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有适当的空间,这就好比文者们说得留白,话没有说那么满,付也也没想象中那种倾囊而出,所以当有了嫌隙,有了小矛小盾,就可以有个缓冲的空白,也好及时抽身,而不是落得一身伤痕。
至此,拉开距离与靠近,并不矛盾,也想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友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