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注释
元和:唐宪宗年号,公元806~820年。十年:《全唐诗》作“十一年”,是传写之误。
紫陌:指京城长安的道路。陌:本是田间小路,这里借用为道路之意。红尘:尘埃,人马往来扬起的尘土。拂面:迎面、扑面。
玄都观:道教庙宇名,在长安城南崇业坊(今西安市南门外)。桃千树:言桃树之多。
刘郎:作者自指。
随笔
刘禹锡是“永贞革新”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历时一百多天的革新失败,皇帝当上了太上皇,主持人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等人被贬为边州司马。在外做官了十年,朝庭召回长安。看来在长安不太顺心,想出长安。第二年三月,信手写了这首诗。戏赠,故意的吧?
“陌上花开,红尘扑面,花繁人多,好热闹。玄都观原来没有这么多桃树,这些桃树都是我离开长安以后才栽的。”
这诗让一些人读了不舒服,果然随了他的心,当年就又贬出长安,到边远的州当刺吏去了。
也许刘禹锡感觉,自己的主张在长安行不通,还是在长安之外好办事,所以“戏赠”,达到出长安的目的,正如孔子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