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打开简书或是头条,上面总会蹦出淘宝或拼多多的广告,我不喜欢逛这些App,每次非条件反射就会点屏幕上大大的叉,每次就跳转到它们的页面。然后,拼命按退出,就是退不出,大概连按半分钟之后,屏幕下方才会出现“再次点击会退出该程序”,搞得好像还挺婉惜的。每次开到我想要的页面写点东西,都会被耽误一会儿。
今天登录又是,我还是会中招,他们设计的那个诱饵――假的退出标志,太对我的“味口”,说明我太执着,也说明他们太了解我。
现在的智能功能太强大了。真的,他们似乎比我更了解自己。
美团上点过一次的商家,下次开软件,它就会自动推荐附近类似的菜色,它就知道我爱吃辣、米饭;淘宝上买过宝宝衣服,他就知道我是个妈妈,开始拼命推荐各种宝宝用品以及哺乳期用品;开网页百度资料时,不小心点开一条杨紫的新闻,它就认定我是杨紫的粉丝或是喜爱者,各种杨紫相关娱乐新闻推荐,你越看,它越推荐,搞得我一定误以为我真喜欢杨紫了。
关于大数据的智能匹配功能,我一开始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省事嘛!真到我怀孕三个月时,我怕了。
怀孕前期没什么反应,也不孕吐也不疲劳,状态特别好。孕三个月,突然脸上开始过敏,长红疹子,一直扩散到脖子,极痒难忍。而且身上开始出现很多黑色点点,像痣但凸起。肚子也总是硬硬的冰凉冰凉的。我担心是自己身体出了什么问题,本来想先上网查查再去医院看。打开浏览器软件,搜索框下面正好出现了标题为“孕早期需注意的三个问题,准妈妈要小心了!”的文章,我顺手就点进去了。
讲的是什么我忘了,因为没有营养,好像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事。但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无论我什么时候点开浏览器软件,下面全部是孕期的文章,我又总忍不住看,怕自己做错什么,越看越推,越讲越悬。怎样了就会流产,孩子会畸形,智商不高等等之类,它的套路击中了我的恐惧,所以即便感觉不好我还是会看,不断看。看到最后,我焦虑了,真的开始营养出问题,精神状态不好。
去产检时,医生提醒我,我才觉得问题在这里。我立刻删掉了所有浏览器,设置不推荐,就能看到一个搜索框,且不保存历史记录,并手写“生娃是件小事,那么多人都能搞定,不用怕!”作为屏保。一个星期之后,我过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才慢慢缓解。
从那之后,我觉得我们必须看到此项技术的副作用,必须警觉,我们才能是自己。
我是喜欢吃辣,但不代表我只吃辣,我很乐意尝试其他口味,但它帮你筛掉了那些也许你喜欢的选项;我应该是哺乳期,但不代表我一定在哺乳,也许因为一些原因我没法哺乳,正在对宝宝怀有愧疚,它这样不断推荐,不过是在无形加俱我的自责情绪,让我更难受;我是欣赏杨紫,但我不想过多关注她的方方面面,在它的推荐中形成对杨紫的刻版印象,我只需要知道她哭戏很有感染力,是个不错的演员就够了。
所以,它并不真正了解我,它只是片面了解了我的部分喜好之后,就开始按它的心意改造我,把我塑造成一个不太丰富、不太美好的人。
我不喜欢这样的方式,也不太喜欢这样的自己。
现在,我还是会时不时掉进它的坑里,但至少保持警觉之后,我能立刻出坑,依然做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