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10:59,著名作家李敖病逝,享年83岁。
李敖曾说,有一个人比我自己还了解我,那就是马家辉。
当代著名作家马家辉,是李敖的老友,也是麦家的好友,他曾在麦家理想谷深情地谈起李敖:我非常珍惜和他的缘分。
马家辉18岁时,在香港书店看到一本关于李敖的书,从此成了他的粉丝。李敖给予年轻人不遗余力的支持和鼓励,对马家辉影响很深。因此他立志去台湾读书,并在21岁时出一本关于李敖的书。
他成功了。直到今天,这本《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依然是解读李敖最好的指南之一。
本文写于去年六月,那时马家辉去看李敖,带了新作《龙头凤尾》给他,两人相谈甚欢。临别时,李敖突然站在门口举起手向马家辉致敬,说了句:永别了,小马。
没想到,这真的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2014年5月,李敖书房旧照关于再见李敖
文/马家辉
李敖卧病在床时不准朋友探望,是意料中事。强者永远只想让朋友看见强势面目,一旦弱了,朋友可以接受,倒是自己最难面对。
熬过了危险期,出院了,李先生马上重现强者精神,反客为主,邀请仇人友人见他“最后一面”,那就是说,我李敖并非你想见就见得到,必须由我主导,老子想见你了,你最好赶快现身。在这刹那,强的依然是他,除了听命于他,你没有其他办法。谁接到他的请柬,犹如接到武林圣火令,谁都不敢不去,更何况,谁都舍不得不去。
多年以来,面对自己与他人的疾病,李敖都作出了自己心中的强者行动。说两个小例子。
七十岁出头时,他病了,有前列腺癌,入院治疗,手术过后,把廿岁出头的小情人找来医院床边,用他自己的修辞来说便是, “把她遣散”,只因不想让对方看见他的日落历程。据说陈文茜当夜正好到医院探望,碰见小情人眼角挂着泪水步离病房,李敖则笑咪咪地躺在床上,告之原委,死别与生离,他要牢牢控制每个步骤,追求自己心中的爱情最强美感。
另一个例子是,某年某月某日,李敖忽然现身台北某医院,大步踏进某病房,站在房边,双手叉腰,刻意展露不可一世的威武神情。床上病人转醒,被他的高大身形吓得几乎惊叫,定神一看,竟是李敖,连忙问他来干什么。
李敖笑道,当年我被国民党抓进囚室,你不也曾用这样的姿势站在我面前吗?你当年不是非常威风吗?我要把这个姿势还给你,让你尝尝被羞辱的滋味!——这是他欠李敖的,李敖前来讨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李敖不愿意吃任何人的亏。
三十四年前初见李敖,吃饭聊天,我向他问及某些文坛恩怨情仇。他明白我心里在想些什么,年轻的我,有点抱怨他对敌人过于刻薄。所以李敖用坚毅的表情望着我,道: “家辉,有仇不报的人,必亦是有恩不报的人。你记住我这句话。”
三十四年过去了,我仍然不敢说自己全盘同意这句话,却在李敖身上一直看见这句话的真身实践。他报恩,也报仇,力尺精准,价码分明,让人没法不佩服他的毅力与意志,尽管什么是恩什么是仇,何谓精准何谓分明,他有自己的一套,你管不着,他也不会让你去管。
台北街头偶遇李敖大师三十四年来看见许许多多嘴巴上的强者,但在行动上一路强劲悍辣,李敖是唯一,而且强得有智慧和有幽默感,不会哭哭啼啼,不会苦雨凄风。李敖,李敖,李敖,华人世界前三名。
“尊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此狂”。唯一可惜是,李敖一旦故去,剧终了,只有重温,没有续集,未免是一种隐隐的遗憾。所以,我上段说错了,其实,也有伤感。
李敖语录
李敖走了,但他留给世人的这 10 句话,值得我们品味一生。
1.我从无满脸骄气,却总有一身傲骨。
2.因为我从来是那样,所以你以为我永远是那样。
3.别人的学问只是电瓶,所以要常常充电;我的学问则是发电机,无电可充,我一身是电。
4.女人对婚姻的看法只有一种;男人对婚姻的看法却有一千零一种。
5.我从不怕女人不爱我。她不爱我,我就加倍爱自己。
6.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眼里出自己。
7.盖万里长城的人,不怕别人挖墙脚。
8.铁杵能磨成针,但木杵只能磨成牙签。材料不对,再努力也没用。
9.朋友与律师都要讲究立场的。不同的是,后者要付钱,前者可免费。
10.我这一生当中,骂过很多人,伤过很多人;仇敌无数,朋友不多。医生告诉我:你最多还能活三年,有什么想做、想干的,抓紧!
本文作者:马家辉。文章选自微信公众号“马家辉在香港”(ID:MaKafaiHK)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