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

作者: 云散月明 | 来源:发表于2016-12-29 23:36 被阅读133次
    底线

    底线一一

    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术语,指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谈判双方讨价还价时心里可以承受或能够认可阈值的下限、或某项活动进行前设定的期望目标的最低目标和基本要求。如:2009年2月9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就任以来首次黄金时段新闻发布会,会上奥巴马屡屡提及“底线”一词。他说,确保创造400万就业岗位是现阶段经济政策的“底线”,也是他推动大规模经济刺激的核心目标。

    这些日子,我的头脑中经常会迸出这个词一一底线。

    儿时曾读过一则卖酒商人的故事。传说,修道成仙的吕洞宾,游戏人间,随遇而安,一时,他寄居在一个风景区的道观中。道观外有一家小酒店,一对夫妇,自造佳酿,丈夫管帐,妻子当炉,生意不恶。吕洞宾到酒店饮酒,店主夫妇以在道观外做生意,靠道观照应之处颇多,道观中的道爷来店中小饮,坚决不收酒资,日后习以为常,吕洞宾亦不在意,只管兴头来时即去店中小饮。

    一日,吕洞宾欲云游他方,觉得饮了人家许多酒,无以为报,提笔在壁上画了一只仙鹤,嘱店主人曰:‘晚间以清水供仙鹤饮用,白天取酒时,以酒壶对仙鹤之口,即有酒流出。’说罢飘然而去。

    三年之后,吕洞宾又途经该地,想到那家小酒店,乃再度光顾,询问店主人:‘仙鹤所吐之酒佳否?’

    男主人忙不迭道谢,声称仙鹤酒远近驰名,如今已家道小康。

    女主人却说:‘大仙呀,我们卖酒人家,照例有酒糟出卖,作为副业。这几年仙鹤吐酒,没有酒糟好卖,减少了许多收入呢。’

    吕洞宾听了,长叹一声,苦笑吟诗曰:

    天高不算高,人心才算高,清水当酒卖,还嫌没酒糟。

    他大袖一挥,仙鹤冲天而去,吕洞宾也飘然出了酒店。

    以上所说,当然是个寓言故事。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正和这故事说的一般无二呢。古人说:“人心苦不足,既得陇,复望蜀。”

    过去农业社会,有一首 《不知足歌》,把人的欲望永无满足的心理,描写的十分传神。

    但在现代的工商业社会中,已经没有人再提这种老古董了。现在我从古书堆中找出来,抄录如下。歌曰:

    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又思衣,

    衣食两般皆充足,房中缺少美貌妻,

    娶得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

    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度虚,

    买得良田千百顷,又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五品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

    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时,

    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

    种种妄想无终止,一棺长盖抱恨归。

    老子《道德经》称:“祸莫大于不知足。”可是一般世人,在人生短短几十年间,攫取占有,“惟得多求”,有谁会觉得钱多呢?

    俗话说:“岂知世间金银宝,借汝权看几十年。”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朋友的饭店生意原本红红火火,但因门面面临拆迁,不得不另择佳处重新开张。由于原来的熟客流失了大半,生意一落千丈。我们三天两头前去捧场,饭桌上商议如何是好,是打特特价(低于成本),还是会员制……他微微一笑:“商海沉浮,几起几落。这点困难不算什么,我做生意的底线是不亏,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我用潲水油、死猪肉以次充好,败坏自己的名声还不如关门大吉。”

    表兄的牙科诊所我时常光顾,也认识了不少客人。一日,一位女士牙疼得要命,进门就大呼小叫,而表兄却没有以往的招徕生意的热情。我正诧异,听他们谈话才知道该女士已经牙疼多日了。几番讨价还价不成,只能忍着疼痛,而这次检查,表兄发现她的牙齿已由刚开始的虫蛀发展到整颗牙齿全烂掉了,而且伤到了牙神经,只能做牙套了。本来她补牙只需要一百多元,现在却要掏八九百。我悄悄地问表兄:“她刚开始还你多少价钱?你不肯给她补,少赚点钱有什么关系啰!”表兄一脸严肃地说:“她还的价只能保本,根本没有钱赚。我不是在乎这几个钱,我怕烂了行市。这样的生意不能做,同行都会怪我的。”

    经商如此,为人处世也同样如此,都应该本着自己做人的底线。

    古人说:“学问深、则意气平。”就是说,还是“愚痴”所致。由于没有智慧,事理颠倒,当生活贫苦,境遇不顺之时,不知自我反省,修福修慧,一昧怨天尤人:怨上天不长眼晴,只照顾别人,不照顾自己;怨世人全亏欠我,对不起我,才使我境遇困难。像这样一昧的怨恨别人,如何能与人结下善缘?只有“横结恶缘”,环境愈来愈差,道路愈走愈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底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dm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