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关于高考作文的热点层出不穷,每年高考的时候,讨论最热烈的就是高考作文了。究其背后的原因,不仅是作为高考过来人,对于其他科目,因为遗忘,已经没有什么发言权了,更重要的,讨论高考作文,本质上,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验。
我一直认为,在所有的高考科目中,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不仅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更重要的,语文是文化的学习,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内心滋养,是对人格的塑造,语文学习可以让一个人的情感更丰富,理智更健全。作为中国人,我们沐浴在两千年的中华文化里,从根上需要这份文化的滋养。
对高考作文的认识,本质上可以反映一个人思考的深度。
你可以将作文的阅读看做是一段旅程,你要引导你的读者开启这段奇妙之旅,牵着读者的手,从起点走到终点。
要么是往远处走,要么是往深处走
要么是传递了一个新知,要么是点亮了一个常识
第一种,往远处走。也就是,你能向读者传递一个新的观点、新的知识。
比如,《人、技术、时间》这个题目。你就可以说,过去一想到时间,我们总觉得,时间是财富,要不怎么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呢?或者觉得时间是敌人,我们经常说,敌不过时间,敌不过岁月,你看,潜台词都是把时间当敌人。但是,还有一种姿态,就是,我们可以把时间,当成朋友,没错,做时间的朋友。
第二种,往深处去。也就是,概念还是那个概念,题目还是那个题目,但是你可以找到更多的旁证来让它变得更深刻。
比如,《人、技术、时间》,题目里反复提到,有人成了时间的仆人。“时间的仆人”这个说法,有很多书提到过。比如,媒体前辈张力奋老师的《牛津笔记》,里面说,在时间面前,我们并不平等。唯一平等的,我们都是时间的仆人。再比如,英国作家珍妮特·温森特写过一本自传,叫《我要快乐,不必正常》,里面提到,当我们活在一个机械化的世界时,时间才真正上了锁。于是我们成了照表行事的人和时间的仆人。
你看,这两句引用进来,并没有改变任何观点。但就是能让人觉得,原来这句话背后有这么多相近的思考。这句话好像就变得比原来更深刻了。这就是在带着读者往深处走。
无论是往远处走还是往深处走,其本质都是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往远处走,依靠的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往深处走,更多依靠的是阅读量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再比如:人生有什么意义?我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相信不缺少答案,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和这个世界产生的某种连接,
你工作赚钱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这就是工作的意义;
你在公众场合发表演讲,影响了你的听众,让他们获得了改变,这就是演讲的意义;
你勇敢追逐爱情,最终获得幸福,这就是追寻的意义。
人生本没意义,正因为有了和这个世界的互动,我们彼此产生了连接,生命才变得有意义,就像罗素所说:我为什么而活着,对爱情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人类苦难无法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简单而强烈的情感支配着我走完这一生。
要拥有深刻的思考力,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索世界,这样你会看得更远。
网友评论